袪是什么意思
袪的解释
袪怎么读
"袪"字共有10画,拼音:qū,注音:ㄑㄩ,部首:衤,笔画数:10画,字体结构:左右结构,五行:火,五笔:PUFC,Unicode编码:U+88AA,郑码:WTBZ,仓颉:LGI,"袪"字笔顺:丶フ丨ノ丶一丨一フ丶
袪
简体 | 袪 | 繁体 | 袪 |
拼音 | qu | 音标 | qū |
部首 | 衤 | 结构 | 左右结构 |
五行 | 火 | 五笔 | PUFC |
笔画 | 10画 | 繁画 | 10画 |
注音 | ㄑㄩ | Unicode | U+88AA |
郑码 | WTBZ | 仓颉 | LGI |
笔顺 | 丶フ丨ノ丶一丨一フ丶 | ||
笔顺读音 | 点、横撇、竖、撇、点、横、竖、横、横撇、点 |
【袪】的含义
袪
qū
袖口:“掺执子之袪兮”。
举起,撩起:袪衣请业。
同“祛”。
笔画数:10;
部首:衤;
笔顺编号:4523412154
qū
袖口:“掺执子之袪兮”。
举起,撩起:袪衣请业。
同“祛”。
笔画数:10;
部首:衤;
笔顺编号:4523412154
袪汉字的详解
袪
qū
【名】
(形声。从衣,去声。本义:衣袖)
同本义〖sleeve〗
祛,衣袂也。——《说文》
祛尺二寸。——《礼记·王藻》。按,析言之,则袖曰袂,袖口曰祛。”
掺执子之祛兮。——《诗·郑风·遵大路》
羔裘豹祛。——《诗·唐风·羔裘》
左祛挂于博桑。——《楚辞·哀时命》
(晋文公)逾垣而走,(寺人)披斩其袪。——《左传》
专指袖口〖endofsleeve〗。如:袪裼(缘饰袖口)
袪
qū
【动】
撩起〖liftup〗
黼帐袪而结组兮。——傅毅《舞赋》。注:“犹举也。”
又如:袪衣(撩起衣服);袪步(举衣而行);袪衣受业(撩起衣服前往受业。形容虚心求教)
摆脱,去掉〖driveoff〗
童蒙赖焉。用袪其蔽。——蔡邕《郭有道碑文》
伊余乐好仁,惑袪各亦泯。——殷仲文《南州桓公九井作》
又如:袪除(除去);袪痒(除病);袪荡(清除)
分开〖separate〗
合袪于天地神祗。——《汉书》
qū
【名】
(形声。从衣,去声。本义:衣袖)
同本义〖sleeve〗
祛,衣袂也。——《说文》
祛尺二寸。——《礼记·王藻》。按,析言之,则袖曰袂,袖口曰祛。”
掺执子之祛兮。——《诗·郑风·遵大路》
羔裘豹祛。——《诗·唐风·羔裘》
左祛挂于博桑。——《楚辞·哀时命》
(晋文公)逾垣而走,(寺人)披斩其袪。——《左传》
专指袖口〖endofsleeve〗。如:袪裼(缘饰袖口)
袪
qū
【动】
撩起〖liftup〗
黼帐袪而结组兮。——傅毅《舞赋》。注:“犹举也。”
又如:袪衣(撩起衣服);袪步(举衣而行);袪衣受业(撩起衣服前往受业。形容虚心求教)
摆脱,去掉〖driveoff〗
童蒙赖焉。用袪其蔽。——蔡邕《郭有道碑文》
伊余乐好仁,惑袪各亦泯。——殷仲文《南州桓公九井作》
又如:袪除(除去);袪痒(除病);袪荡(清除)
分开〖separate〗
合袪于天地神祗。——《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