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者吴融:吴融,字子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晚唐诗人,唐昭宗龙纪元年(889年)进士及第。其诗多流连光景、酬和艳情之作,但也有一部分感时伤事、抒发个人情怀的诗篇,风格接近温庭筠、李商隐。
2. 谷口:在古代诗文中常作为隐士居所的代称,源于汉代隐士郑子真曾隐居谷口(具体地点说法不一,或云在今陕西礼泉东北)的典故。
3. 散仙:道教概念,指未被天庭授予正式官职的仙人,比喻无官一身轻、逍遥自在的人。诗中用以表达诗人希望摆脱世俗官职束缚的愿望。
4. 采芝:典故与秦末汉初的“商山四皓”(四位隐士)有关,他们曾作《采芝操》歌谣。后“采芝”常用来代指隐逸生活或寻仙访道。
5. 晚唐诗歌特点:晚唐社会动荡,诗风整体上转向个人化、内心化,多表现淡漠避世的情怀、沉潜细微的体验以及对日常生活的关注。本诗正是这种时代氛围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