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改唱
改唱
佚名 〔唐朝〕
张公吃酒李公颠,盛六生儿郑九怜。
舍下雄鸡失一足,街头小福拉三拳。
写酒
古诗译文
张公喝酒,李公却醉得颠狂;盛六生了儿子,郑九心生怜爱。
家里的雄鸡丢失了一只脚;街头的混混小福被人打了三拳。
展开
知识点
1. 诗歌体裁:本诗为唐代佚名作品,属民间短诗,风格接近打油诗或俚谣,内容诙谐,反映市井生活。 2. 文化典故:“张公吃酒李公颠”化用唐代俗语“张公吃酒李公醉”,比喻代人受过或阴差阳错的现象。 3. 语言特色:诗句多用口语化表达(如“吃酒”“生儿”“拉三拳”),体现唐代民间语言的鲜活与直白。 4. 社会背景:唐代城市经济发展,市井文化活跃,此类诗歌常见于民间传唱,记录普通人的喜怒哀乐。 5. 文学价值:作为佚名诗,它展现了非主流文人的创作风貌,是研究唐代民间文学的重要素材。
展开
古诗注解
张公吃酒李公颠
:此句可能化用唐代俗语“张公吃酒李公醉”,比喻一方得益,另一方却承担后果或显出醉态。这里“颠”指颠狂、醉态。
盛六生儿郑九怜
:盛六生了儿子,邻居或友人郑九表示怜爱。盛六、郑九或是泛指的普通人名,代表市井人物。
舍下雄鸡失一足
:家中公鸡失去一只脚。可能指意外伤残,或隐含某种民间寓意(如不祥之兆)。
街头小福拉三拳
:街上的混混“小福”被人拉扯着打了三拳。拉,有拉扯、殴打之意,描绘市井斗殴场景。
展开
讲解
这首诗以四句独立场景串联而成,看似毫无关联,实则通过“错位”与“意外”的主题统一起来。首句用“张公喝酒李公醉颠”的俗语,暗指行为与结果的错位;次句以“生儿”与“怜”表现人情关系的微妙;后两句转向更具戏剧性的画面——雄鸡失足象征家庭变故,街头斗殴则凸显市井冲突。全诗不讲求严谨逻辑,而是以跳跃的意象烘托出世事难料、生活荒诞的意味,语言幽默直白,符合民间文学“以俗为雅”的特点。读者可从中感受到唐代平民生活的真实气息,以及古人对命运无常的戏谑态度。
展开
古诗赏析
《改唱》是一首唐代佚名短诗,以白描手法呈现四幅荒诞的市井画面。诗句看似随意拼接,却暗含民间智慧:首句“张公吃酒李公颠”暗喻世事错位;次句“盛六生儿郑九怜”展现人情冷暖;后两句“舍下雄鸡失一足,街头小福拉三拳”则以鸡失足、人斗殴的琐事,暗示生活中无端的变故与冲突。全诗语言质朴,节奏明快,通过夸张的日常片段,折射出唐代市井生活的诙谐与无常感,具有浓厚的民间文学色彩。
展开
创作背景
本诗出自唐代佚名作者,题为《改唱》,可能原为民间传唱或戏谑之作。唐代市井文化繁荣,民间常流传此类反映日常生活、带有诙谐意味的短诗。诗句内容琐碎荒诞,似在描摹街坊轶事,可能用于讽刺世事无常或人际关系的滑稽,具体创作背景已不可考,但从语言风格看,应源自民间底层文学传统。
展开
作者信息
古诗文网收录了先秦到现代的数十万诗词,很多诗词因为作者不明,作者本站统一归为佚名。
古诗数量:
3627
名句数量:
8485
作者其他古诗
1
白衣女子木叶上诗
2万阅读
2
孺子歌
1.1万阅读
3
送兄
1.1万阅读
4
卿云歌
1.1万阅读
5
勾践灭吴
1.1万阅读
6
越人歌
1.1万阅读
7
楚狂接舆歌
1.1万阅读
8
公输
1.1万阅读
9
明月何皎皎
1.1万阅读
10
葛生
1.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