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者刘长卿:唐代诗人,字文房,因官至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其诗多写贬谪飘流的感慨和山水隐逸的闲情,擅长五言,自诩为“五言长城”。
2. 诗歌体裁:五言律诗。全诗八句,每句五字,中间两联(颔联、颈联)要求对仗,讲究平仄格律。
3. 意象运用:“秋水”、“孤云”、“落叶”是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常用来渲染萧瑟、辽阔、漂泊、孤寂的氛围。
4. 典故化用:“沧浪叟”典出《孟子·离娄》和《楚辞·渔父》,记载了一位渔父唱“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的歌谣,表达了避世隐身、与时推移的处世哲学。后世文人常用此典来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或对现实政治的疏离。
5. 地理概念:诗中涉及洞庭湖、衡山、潇湘、郴州等地名,均位于今湖南省境内,反映了唐代湖南地区的交通与人文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