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登松江驿楼北望故园
登松江驿楼北望故园
刘长卿 〔唐朝〕
泪尽江楼北望归,田园已陷百重围。
平芜万里无人去,落日千山空鸟飞。
孤舟漾漾寒潮小,极浦苍苍远树微。
白鸥渔父徒相待,未扫欃枪懒息机。
写山
写鸟
田园
写人
古诗译文
我泪流满面地登上江边驿楼向北眺望故乡,故园田园早已陷入重重包围之中。万里平原荒芜没有人烟,落日余晖下千山寂静只有孤鸟空飞。一叶孤舟在寒潮中轻轻荡漾,遥远的水边树木苍茫依稀可见。白鸥和渔父空自等待,我却未能扫平战乱,无心归隐息机。
展开
知识点
刘长卿是唐代中期的著名诗人,擅长五言诗,被称为“五言长城”。此诗属于七言律诗,严格遵守平仄和对仗规则。诗中“欃枪”是古代天文术语,借指灾祸,反映了唐诗中常以天象喻人事的手法。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事件,许多诗人如杜甫、刘长卿的作品都深刻记录了这段历史。
展开
古诗注解
松江驿楼
:指吴淞江边的驿楼,是诗人登高望远之地。
故园
:故乡,诗中指诗人思念的家园。
平芜
:平坦的荒野,形容战乱后土地荒芜的景象。
孤舟漾漾
:形容小船在寒潮中飘荡,衬托诗人孤独心境。
极浦
:遥远的水边,暗示视野的辽阔和故园的遥远。
白鸥渔父
:象征隐逸生活,但诗人因战乱无法归隐。
欃枪(chán qiāng)
:彗星的古称,喻指战乱或灾祸。
息机
:停止机心,指归隐闲居的生活。
展开
讲解
本诗通过登楼北望的视角,层层递进地展现情感:首联直抒思乡之泪与故园危局,颔联以荒芜景象强化战乱创伤,颈联用孤舟、远树等细节渲染孤独,尾联借白鸥渔父的闲适反衬诗人身负国难的沉重。讲解时可重点分析意象的象征意义(如“落日”“孤舟”暗示衰败与漂泊),以及诗人将个人命运与时代背景结合的写作手法,帮助学生理解唐诗的深沉内涵。
展开
古诗赏析
这首诗以登高望远为线索,通过“泪尽”“田园陷围”“平芜万里”等意象,描绘出战乱后荒凉寂寥的景色,抒发了诗人忧国思乡的沉痛情感。颔联“平芜万里无人去,落日千山空鸟飞”以广阔空间衬托孤独,尾联“未扫欃枪懒息机”则直抒胸臆,展现诗人虽向往隐逸却因社会责任无法脱身的矛盾。全诗语言凝练,意境苍茫,体现了刘长卿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展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朝安史之乱后期(约公元8世纪中叶),刘长卿因战乱流离失所,登松江驿楼北望故乡时所作。当时中原地区遭受战火摧残,田园荒废,诗人身处江南,心怀家国忧患,通过此诗表达了对故园的深切思念、对战乱的悲愤以及无力归隐的无奈。
展开
作者信息
刘长卿(约726 — 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古诗数量:
636
名句数量:
2330
作者其他古诗
1
送灵澈
1.2万阅读
2
送上人
1.2万阅读
3
长沙桓王墓下别李纾、张南史
1.1万阅读
4
送方外上人 / 送上人
1.1万阅读
5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1.1万阅读
6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1.1万阅读
7
送严士元
1.1万阅读
8
长沙过贾谊宅
1.1万阅读
9
新年作
1.1万阅读
10
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
1.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