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围绕一个十岁小孩在危急时刻拉船入港的故事展开。在狂风巨浪中,小孩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危险,但他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紧紧握住缆绳,一次次摔倒又一次次站起来,最终成功挽救了船上人的生命。从文学角度看,诗的语言质朴而有力,通过简洁的文字描绘出紧张激烈的场景和小孩坚韧不拔的精神。同时,诗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它告诉我们在面对困难和危险时,要有勇气和毅力去克服,要有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从历史文化角度看,谭嗣同生活在晚清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国家面临着内忧外患。他通过这首诗,或许也在表达对那种勇敢无畏、敢于担当精神的呼唤,激励人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