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

李贺其它作品精选

zuopinjingxuan

《长平箭头歌》
分享数:175
朝代: 唐朝 | 作者:李贺 | 类型:写雨|写风|写花|写水|写马|写云|写羊|

漆灰骨末丹水沙,凄凄古血生铜花。

白翎金竿雨中尽,直余三脊残狼牙。

我寻平原乘两马,驿东石田蒿坞下。

风长日短星萧萧,黑旗云湿悬空夜。

左魂右魄啼肌瘦,酪瓶倒尽将羊炙。

虫栖雁病芦笋红,回风送客吹阴火。

访古汍澜收断镞,折锋赤璺曾刲肉。

南陌东城马上儿,劝我将金换簝竹。

拼音
zhǎng píng jiàn tóu
[ [ táng cháo ] ]
huī dān shuǐ shā , , xuè shēng tóng huā       
bái líng jīn gān 竿 zhōng jìn , , zhí sān cán láng       
xún píng yuán chéng liǎng , , 驿 dōng shí tián hāo xià       
fēng zhǎng duǎn xīng xiāo xiāo , , hēi yún shī 湿 xuán kōng       
zuǒ hún yòu shòu , , lào píng dǎo jìn jiāng yáng zhì       
chóng yàn bìng sǔn hóng , , huí fēng sòng chuī yīn huǒ       
fǎng 访 wán lán shōu duàn , , shé fēng chì wèn céng kuī ròu       
nán dōng chéng shàng ér , , quàn jiāng jīn huàn liáo zhú
长平箭头歌注音
  • zhǎng
    píng
    jiàn
    tóu
  • [
    [
    táng
    cháo
    ]
    ]
  • huī
    dān
    shuǐ
    shā
    ,
    ,
    xuè
    shēng
    tóng
    huā
  • bái
    líng
    jīn
    gān
    竿
    zhōng
    jìn
    ,
    ,
    zhí
    sān
    cán
    láng
  • xún
    píng
    yuán
    chéng
    liǎng
    ,
    ,
    驿
    dōng
    shí
    tián
    hāo
    xià
  • fēng
    zhǎng
    duǎn
    xīng
    xiāo
    xiāo
    ,
    ,
    hēi
    yún
    shī
    湿
    xuán
    kōng
  • zuǒ
    hún
    yòu
    shòu
    ,
    ,
    lào
    píng
    dǎo
    jìn
    jiāng
    yáng
    zhì
  • chóng
    yàn
    bìng
    sǔn
    hóng
    ,
    ,
    huí
    fēng
    sòng
    chuī
    yīn
    huǒ
  • fǎng
    访
    wán
    lán
    shōu
    duàn
    ,
    ,
    shé
    fēng
    chì
    wèn
    céng
    kuī
    ròu
  • nán
    dōng
    chéng
    shàng
    ér
    ,
    ,
    quàn
    jiāng
    jīn
    huàn
    liáo
    zhú
长平箭头歌古诗译文

用漆灰、枯骨粉末和丹水的沙子混合在一起,那古代战场上凄惨的血迹生出了铜锈花。饰有白翎的金竿箭在风雨中销蚀殆尽,只留下几支三棱的残箭如同狼牙。我骑着两匹马在平原上寻觅,在驿站东边那满是蒿草的石田坞下。风猛日短,星辰稀疏,黑沉沉的战旗被雨打湿,在夜空里悬挂。阵亡将士的魂魄在啼哭,身体消瘦,酒瓶子倒空,还吃着烤羊肉。虫子栖息,大雁染病,芦笋泛红,旋风卷着阴火为我送行。我访古伤怀,泪水纵横,收集着断箭,那折断的锋刃、红色的裂纹,曾经割破过人的皮肉。城南城东骑马的公子哥们,劝我用金子去换簝竹。

长平箭头歌古诗注解
  • 漆灰骨末丹水沙:漆灰、骨末和丹水的沙子,可能是指战场上混合着各种杂物的景象。
  • 铜花:指铜锈。
  • 白翎金竿:装饰着白翎的金竿箭。
  • 三脊残狼牙:三棱的残箭,像狼牙一样。
  • 驿东石田蒿坞下:驿站东边满是蒿草的石田坞下。
  • 风长日短星萧萧:风大日短,星辰稀疏。
  • 左魂右魄:指阵亡将士的魂魄。
  • 酪瓶:酒瓶子。
  • 羊炙:烤羊肉。
  • 阴火:鬼火。
  • 汍澜:流泪的样子。
  • 断镞:断箭。
  • 赤璺:红色的裂纹。
  • 刲肉:割肉。
  • 簝竹:一种竹子。
长平箭头歌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李贺对历史遗迹的寻访过程中。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秦赵两国的一场大战,赵国战败,四十万降卒被秦将白起坑杀,此地成为了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古战场。李贺来到长平古战场,看到了战场上遗留的箭头等遗物,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诗。

长平箭头歌古诗赏析

整首诗营造出了一种阴森、凄惨的氛围。开篇描绘了战场上遗物的破败景象,“漆灰骨末丹水沙,凄凄古血生铜花”,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和战争的残酷。接着通过描写寻访战场的过程,如“风长日短星萧萧,黑旗云湿悬空夜”,进一步渲染了悲凉的气氛。诗中对鬼魂啼哭、阴火等描写,增添了神秘恐怖的色彩,也表达了诗人对战争中牺牲者的同情。最后,“南陌东城马上儿,劝我将金换簝竹”,将古战场的凄惨与公子哥们的悠闲形成鲜明对比,讽刺了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

长平箭头歌知识点

1. 长平之战:战国时期秦赵两国的战略决战,赵国经此一战元气大伤,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

2. 李贺:唐代诗人,其诗作多以神话传说、鬼怪灵异为题材,风格独特,有“诗鬼”之称。

3. 诗歌意象:诗中运用了如“铜花”“阴火”“断镞”等意象,这些意象具有象征意义,丰富了诗歌的内涵。

长平箭头歌讲解

这首诗是李贺的代表作之一,它以独特的视角和诡异的风格展现了古战场的惨烈。从语言上看,李贺用词奇特,如“漆灰骨末”“铜花”等,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在情感表达上,诗人既有对历史悲剧的哀伤,又有对现实的批判。我们在欣赏这首诗时,要结合其创作背景,体会诗人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同时,也可以学习李贺运用意象来营造氛围和表达情感的手法,提高我们的诗歌鉴赏能力。

网站地图Html版http://www.881023.com 渝ICP备20220143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