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陵潮信满,岛屿入中流。
越客依风水,相思南渡头。
寒光生极浦,暮雪映沧洲。
何事扬帆去,空惊海上鸥。
西陵潮信满,岛屿入中流。
越客依风水,相思南渡头。
寒光生极浦,暮雪映沧洲。
何事扬帆去,空惊海上鸥。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橱通:厨)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冻蕊凝香色艳新,小山深坞伴幽人。
知君有意凌寒色,羞共千花一样春。
长安少年无远图,一生惟羡执金吾。
麒麟前殿拜天子,走马西击长城胡。
胡沙猎猎吹人面,汉虏相逢不相见。
遥闻鼙鼓动地来,传道单于夜犹战。
此时顾恩宁顾身,为君一行摧万人。
壮士挥戈回白日,单于溅血染朱轮。
归来饮马长城窟,长城道傍多白骨。
问之耆老何代人,云是秦王筑城卒。
黄昏塞北无人烟,鬼哭啾啾声沸天。
无罪见诛功不赏,孤魂流落此城边。
当昔秦王按剑起,诸侯膝行不敢视。
富国强兵二十年,筑怨兴徭九千里。
秦王筑城何太愚,天实亡秦非北胡。
一朝祸起萧墙内,渭水咸阳不复都。
琅琊幽谷,山水奇丽,泉鸣空涧,若中音会,醉翁喜之,把酒临听,辄欣然忘归。
既去十余年,而好奇之士沈遵闻之往游,以琴写其声,曰《醉翁操》,节奏疏宕而音指华畅,知琴者以为绝伦。
然有其声而无其辞。
翁虽为作歌,而与琴声不合。
又依《楚词》作《醉翁引》,好事者亦倚其辞以制曲。
虽粗合韵度而琴声为词所绳约,非天成也。
后三十余年,翁既捐馆舍,遵亦没久矣。
有庐山玉涧道人崔闲,特妙于琴,恨此曲之无词,乃谱其声,而请于东坡居士以补之云。
琅然。
清圜。
谁弹。
响空山。
无言。
惟翁醉中知其天。
月明风露娟娟。
人未眠。
荷蒉过山前。
曰有心也哉此贤。
醉翁啸咏,声和流泉。
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
山有时而童颠,水有时而回川。
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
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
猿吟一何苦,愁朝复悲夕。
莫作巫峡声,肠断秋江客。
古原荒庙掩莓苔,何处喧喧鼓笛来。
日暮鸟归人散尽,野风吹起纸钱灰。
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牙爨金鼎。
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
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
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
愁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
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
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琅琊山的幽深山谷,山水奇丽,泉水在空谷中鸣响,仿佛与音乐相和。醉翁(欧阳修)对此十分喜爱,把酒临风倾听,常常欣然忘归。他离开十余年后,好奇之士沈遵听闻此地前往游历,用琴声描绘这里的声响,创作了《醉翁操》,其节奏疏朗而音调华美流畅,懂琴的人都...
琅琊幽谷:琅琊山的深谷,位于今安徽滁州。 醉翁:指欧阳修,自号“醉翁”。 沈遵:北宋琴师,曾为琅琊山水创作琴曲《醉翁操》。 《醉翁操》:琴曲名,后由苏轼补词。 崔闲:庐山道士,琴艺高超,请苏轼为《醉翁操》填词。...
薄雾弥漫,浓云笼罩,这漫长的白昼令人发愁,龙脑香在兽形香炉中袅袅燃烧。又到了重阳佳节,卧在玉枕纱帐之中,半夜的凉气刚将全身浸透。 在东篱边饮酒直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飘满双袖。莫要说清秋不让人伤神,西风卷起珠帘,帘内的人儿比那黄花更加消...
此词是苏轼应庐山道士崔闲之请,为琴曲《醉翁操》补写的歌词。原曲为沈遵根据欧阳修描述的琅琊山水意境创作,但长期无词。苏轼以精妙的语言再现了琴曲的空灵意境,既契合音律,又表达了对欧阳修的追思。词中融合了山水、琴音与人生哲理,展现了苏轼对自然与艺...
云愁永昼: 整日云雾阴沉,使人发愁。永昼,漫长的白天。 瑞脑: 一种香料,又称龙脑香。 金兽: 兽形的铜香炉。 重阳: 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 纱厨: 即碧纱厨,类似于纱帐,用于避蚊。 东篱: 泛指采菊之地,出自陶渊明《饮酒》诗:“采菊东篱...
全词以琴声为线索,勾勒出琅琊山的幽静与醉翁(欧阳修)的超逸。“琅然”“清圜”等短句模拟琴音,空灵剔透。“惟翁醉中知其天”点明醉翁与自然的共鸣。下阕通过“山有时而童颠,水有时而回川”的变迁,反衬对醉翁的永恒怀念。末句“试听徽外三两弦”以琴音余...
这首词是李清照前期作品。当时她的丈夫赵明诚远游在外,两人分隔两地。正值重阳佳节,本是家人团聚的日子,词人独守空闺,思念丈夫,内心充满孤寂和愁苦,于是写下了这首深婉动人的抒怀之作,寄给赵明诚,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1. 琴曲与词的结合:宋代文人常为古琴曲填词,形成“琴歌”,《醉翁操》是代表作之一。 2. 欧阳修与琅琊山:欧阳修曾任滁州太守,作《醉翁亭记》,琅琊山因此闻名。 3. 苏轼与崔闲:崔闲是苏轼好友,二人多次合作琴曲填词,如《瑶池燕》。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