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逐樵夫闲看棋,忽逢人世是秦时。
开云种玉嫌山浅,渡海传书怪鹤迟。
阴洞石幢微有字,古坛松树半无枝。
烦君远示青囊录,愿得相从一问师。
闻逐樵夫闲看棋,忽逢人世是秦时。
开云种玉嫌山浅,渡海传书怪鹤迟。
阴洞石幢微有字,古坛松树半无枝。
烦君远示青囊录,愿得相从一问师。
豳谷稍稍振庭柯,泾水浩浩扬湍波。
哀鸿酸嘶暮声急,愁云苍惨寒气多。
忆昨去家此为客,荷花初红柳条碧。
中宵出饮三百杯,明朝归揖二千石。
宁知流寓变光辉,胡霜萧飒绕客衣。
寒灰寂寞凭谁暖,落叶飘扬何处归。
吾兄行乐穷曛旭,满堂有美颜如玉。
赵女长歌入彩云,燕姬醉舞娇红烛。
狐裘兽炭酌流霞,壮士悲吟宁见嗟。
前荣后枯相翻覆,何惜馀光及棣华。
厥初游太学,相与极周旋。
含采共朝暮,知言同古先。
孟阳题剑阁,子云献甘泉。
斯须旷千里,婉娩将十年。
今来艳阳月,好鸟鸣翩翩。
同声既求友,不肖亦怀贤。
引领迟芳信,果枉瑶华篇。
成颂非其德,高文徒自妍。
声尘邈超越,比兴起孤绝。
始信郢中人,乃能歌白雪。
跂予北堂夜,摇笔酬明哲。
绿竹动清风,层轩静华月。
想像南山下,恬然谢朝列。
犹恐鶗鴂鸣,坐看芳草歇。
邀以青松色,同之白华洁。
永愿登龙门,相将持此节。
一醉六十日,一裘三十年。
年华经几日,日日掉征鞭。
青枫江上沧浪吟,白月宫中鹦鹉林。
非有净清心,同道同房若断金。
离居忽有云山意,清韵遥转舟楫事。
去时能忆竹园游,来时莫忘桃园记。
桃竹书筒绮绣文,良工巧妙称绝群。
灵心圆映三江月,彩质叠成五色云。
中藏宝诀峨眉去,千里提携长忆君。
束带将朝日,鸣环映牖辰。
能令谏明主,相劝识贤人。
遗挂空留壁,回文日覆尘。
金蚕将画柳,何处更知春。
女史悲彤管,夫人罢锦轩。
卜茔占二室,行哭度千门。
秋日光能淡,寒川波自翻。
一朝成万古,松柏暗平原。
于越城边枫叶高,楚人书里寄离骚。
寒江鸂鶒思俦侣,岁岁临流刷羽毛。
1. 歌行体:古代诗歌体裁之一。由古乐府诗发展而来,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富于变化。“行”即乐曲的意思。 2. 豳风:《诗经》十五国风之一,是产生于古代豳地(今陕西旬邑、彬县一带)的民歌。李白诗中提及“豳谷”,与...
这首《豳歌行,上新平长史兄粲》是李白以诗歌形式写给他一位担任新平长史的兄长(兄粲)的一封信,主要目的在于陈述自身困境并委婉寻求帮助。讲解此诗,可抓住以下几个要点:一、情感主线:羁旅之愁与求援之请。...
清晨束好衣带准备上朝,佩戴的玉环在窗边晨光中鸣响。 你曾劝谏英明的君主,也善于引荐贤能之人。 昔日留下的衣物空挂在墙上,织有回文的锦缎日渐被尘埃覆盖。 金蚕饰品与绘有柳树的画作依旧,却在哪里还能感知到春天的气息?...
束带:束好衣带,指整理官服,准备上朝。 鸣环:指佩玉之类的饰品走动时发出的声音。 谏明主:劝谏贤明的君主。 回文:指回文锦,一种可以正反阅读的诗文织锦,典故出自前秦苏蕙,此处喻指夫人的才艺或遗物。...
此诗是唐代诗人王维为悼念达奚侍郎的夫人寇氏所作的两首挽词中的第一首。达奚侍郎可能指达奚珣,曾在唐玄宗朝任职。王维与达奚家族或有交往,闻知夫人寇氏去世,遂作此诗以表哀悼。挽词是古代用于哀悼亡者的诗歌体裁,多表达对逝者的敬意、怀念以及对生命逝去...
醉饮一场可达六十日,一件裘衣可穿三十年。时光匆匆能经历多少日子?而我却日日都在扬鞭奔波于旅程中。
这首诗情感深沉,哀婉动人。首联通过“束带将朝日,鸣环映牖辰”的细节,生动刻画了寇夫人生前作为官宦之家主妇的端庄贤淑形象。颔联“能令谏明主,相劝识贤人”则赞扬了她不仅辅助夫君,甚至能间接影响到朝廷谏言和识拔贤才,暗示其不凡的见识与德行。颈联笔...
一醉六十日:化用典故,形容豪饮或隐居避世的洒脱生活。 一裘三十年:极言生活简朴,一件裘衣穿着多年。 年华:指时光、年岁。 征鞭:指旅途驱赶马匹的鞭子,象征奔波行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