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西亭上,春留到夏残。
言之离别易,勉以道途难。
山出一千里,溪行三百滩。
松间楼里月,秋入五陵看。
日日西亭上,春留到夏残。
言之离别易,勉以道途难。
山出一千里,溪行三百滩。
松间楼里月,秋入五陵看。
风搅长空,冷入寒云,正是严凝初至。
围炉坐久,珠帘卷起,准拟六花飞砌。
渐苒苒晴烟,更暗觉,远天开霁。
阻琼瑶,不舞蓝田,但有蟾华铺地。
想像如今剡溪,应误幽人访客,轻舟闲舣。
翠幕登临处,散无限清兴,顿孤沈醉。
念好景佳时,谩望极,祥霙为瑞。
却梅花,知我心情,故把飞英飘坠。
县职如长缨,终日检我身。
平明趋郡府,不得展故人。
故人念江湖,富贵如埃尘。
迹在戎府掾,心游天台春。
独立浦边鹤,白云长相亲。
南风忽至吴,分散还入秦。
寒夜天光白,海净月色真。
对坐论岁暮,弦悲岂无因。
平生驰驱分,非谓杯酒仁。
出处两不合,忠贞何由伸。
看君孤舟去,且欲歌垂纶。
越鸟巢边溪路断,秦人耕处洞门开。
小桃花发春风起,千里江山一梦回。
不独闲花不共时,一株寒艳尚参差。
凌晨未喷含霜朵,应候先开亚水枝。
芬郁合将兰并茂,凝明应与雪相宜。
谢公吟赏愁飘落,可得更拈长笛吹。
献策金门去,承欢彩服违。
以吾一日长,念尔聚星稀。
昏定须温席,寒多未授衣。
桂枝如已擢,早逐雁南飞。
北人虽泛南流水,称意南行莫恨赊。
道路先经毛竹岭,风烟渐近刺桐花。
舟停渔浦犹为客,县入樵溪似到家。
下马政声王事少,应容闲吏日高衙。
羡子清吟处,茅斋面碧流。
解憎莲艳俗,唯欠荻花幽。
鹭立低枝晚,风惊折叶秋。
赠君须种取,不必树忘忧。
这首诗通过送别场景,揭示唐代文人的双重心理:一方面承担官职责任,另一方面渴望精神自由。诗中“迹在戎府掾,心游天台春”运用对比手法,突出身心分离的无奈。“寒夜天光白”等环境描写,既渲染离愁,又隐喻人格的澄澈。最后以垂纶作结,表明诗人对保持精神...
1. 作者无可:唐朝诗僧,俗姓贾,是贾岛的从弟,与姚合、贾岛等诗人往来唱和,诗风清峭。 2. 赠别诗:中国古代诗歌常见题材,主要抒发离别之情、劝勉之意或对未来的展望。 3. 五陵:原指汉代五陵,在唐代文学中已成为一个固定的文化意象,常用来指...
这首诗的讲解可以着重于以下几点:首先,梳理诗歌的叙事线索,从春日夏残的相聚,到直言离别、预想路途艰难,再到寄托秋日重逢,脉络清晰。其次,分析诗歌的情感层次,表面是劝勉宽慰,深层则是依依不舍与深切关怀。再次,品味诗歌的语言艺术,如“春留到夏残...
寒风搅动长空,冷意浸入寒云,正是严寒凝结初临之际。围炉久坐,卷起珠帘,预料着雪花将如花瓣般飞落台阶。渐渐地,晴日烟雾袅袅升起,更隐约感觉到远方的天空已经放晴。但冰雪阻碍了美玉般的舞蹈(指雪景),只有皎洁的月光铺满大地。遥想此刻的剡溪,该是耽...
越鸟筑巢的溪边小路已阻断,秦人耕作的地方洞门大开。 小桃花在春风中悄然绽放,千里江山仿佛一场大梦初回。
锦标归:词牌名,本词以此为标题,可能暗指竞赛或归隐之意。 严凝:严寒凝结,形容天气极度寒冷。 六花:指雪花,因雪花常呈六角形,故称“六花”。 飞砌:飞落台阶,“砌”指台阶。 渐苒苒:渐渐、缓慢地,“苒苒”形容轻柔渐进的样子。...
越鸟:南方的鸟,诗中暗指远离中原的偏远之地。 秦人:原指秦代遗民,此处化用《桃花源记》中“避秦”的意象,象征与世隔绝的隐逸生活。 洞门开:暗引陶渊明《桃花源记》“林尽水源,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的意境。...
这首词由宋代词人曹勋所作,具体创作年份不详。曹勋生活在北宋末至南宋初,曾经历战乱与仕途起伏。词中描绘严冬景象,结合“围炉坐久”“翠幕登临”等句,可能作于作者闲居或退隐时期,借冬景抒发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人生孤寂之感。宋代词风注重意境营造,此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