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杜友谊:李白与杜甫的交往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佳话。天宝三载(744年)他们在洛阳相识,次年秋在鲁郡分别,此后再未见面。杜甫一生写下多首怀念李白的诗篇,如《春日忆李白》、《梦李白二首》等。
2. 诗歌体裁: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全诗八句,每句五字,中间两联(颔联、颈联)要求对仗,押平声韵。
3. 地名意象:诗中提到的“石门”、“泗水”、“徂徕”均为山东实地,体现了李白诗歌写实的一面。这些地名也成为研究李白杜甫行踪的重要线索。
4. 意象运用:“金樽”象征欢聚与豪饮;“飞蓬”是古诗中常见的漂泊意象,如曹植《杂诗》中的“转蓬离本根,飘飘随长风”,生动表现了游子的无常与孤寂。
5. 情感表达方式:李白善以豪语写离情,此诗末句“且尽手中杯”与《将进酒》中“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借酒表达对人生的豁达和友情的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