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诗词网最新诗词 更多 →

临水登山兴自奇,锦沙墩上最多时。

虽云发白孤峰好,其奈名清圣主知。

草媚莲塘资逸步,云生松壑有新诗。

翛然别是神仙趣,岂羡东山妓乐随。

未知

石激悬流雪满湾,五龙潜处野云闲。

暂收雷电九峰下,且饮溪潭一水间。

浪引浮槎依北岸,波分晓日浸东山。

回瞻四面如看画,须信游人不欲还。

悬圃清虚乍过秋,看山寻水上兹楼。

轻鸥的的飞难没,红叶纷纷晚更稠。

风卷微云分远岫,浪摇晴日照中洲。

跻攀况有承华客,如在南皮奉胜游。

李洞

御沟临岸行,远岫见云生。

松下度三伏,磬中销五更。

雨淋经阁白,日闪剃刀明。

海畔终须去,烧灯老国清。

苍翠岧峣上碧天,九峰遥落县门前。

毫芒映日千重树,涓滴垂空万丈泉。

武帝南游曾驻跸,始皇东幸亦祈年。

云祠绝迹终难访,唯有猿声到客边。

📄 古诗词网最新文章 更多 →

陪王庶子游后湖涵虚阁古诗译文

悬圃仙境刚过清秋时节,为寻山水美景登上这座楼阁。 轻盈的鸥鸟点点飞翔难以隐没,晚风中红叶纷飞更显稠密。 风吹散薄云露出远山轮廓,波浪摇荡着晴日照耀江心沙洲。 何况有承华宫的贵客同游,仿佛当年南皮雅集的胜景重现。

陪江西裴公游襄州延庆寺古诗赏析

全诗以闲适笔调展开,首联以“歇征轮”“偷闲”点明暂离政务的轻松;颔联通过“不署前驱”“载诗人”的细节,凸显裴公的平易近人;颈联以“云遮吏”“露滴衣”的朦胧清新之景烘托山寺幽静;尾联“碧山深处问草茅”则暗含对隐逸的倾慕。语言清丽,意境超脱,展...

陪王庶子游后湖涵虚阁古诗注解

悬圃:传说中昆仑山巅的仙境,此处喻指后湖美景 的的:鲜明貌,形容鸥鸟飞行清晰可见 远岫:远处的峰峦 承华客:指太子属官,此处特指同游的王庶子 南皮:曹丕与建安七子宴游之地,喻指文人雅集

陪江西裴公游襄州延庆寺知识点

1. 裴公:指裴休,唐宣宗时期名臣,官至宰相,以清廉好文著称。 2. 延庆寺:唐代襄州著名寺院,今址不详,多见于唐人诗文。 3. 草茅臣:典出《后汉书》,指未出仕的贤士,后成为隐士代称。 4. 唐代陪游诗:盛行于中晚唐的交际诗体,多记录官员...

陪王庶子游后湖涵虚阁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徐铉任南唐太子右谕德期间,时值秋日陪同太子属官王庶子游览金陵后湖涵虚阁。南唐保大年间(943-957)政局相对稳定,文人雅集盛行,诗中"承华客""南皮"之典,既体现对前朝风雅的追慕,也暗含对当下文治的颂扬。

陪江西裴公游襄州延庆寺讲解

本诗艺术特色有三:一是双线结构,明写裴公游寺之闲适,暗含诗人对隐逸的向往;二是善用对比,“丹霄路”与“碧山”、“前驱”与“后乘”形成官隐意象的张力;三是炼字精准,“遮”“滴”二字活化云雾露水的动态。需注意尾联的弦外之音——在赞美裴公之余,皮...

陪王庶子游后湖涵虚阁古诗赏析

全诗以"清虚"为眼,前六句铺陈秋日湖阁之景:首联点明时空与游踪,颔联以"轻鸥""红叶"勾勒动态秋色,颈联"风卷微云""浪摇晴日"展现空阔意境。尾联转入人事,用曹丕南皮之游的典故,既赞美同游者的风雅,又暗含政治清明的期许。诗中"乍过秋""晚更...

陪王庶子游后湖涵虚阁知识点

1. 徐铉:南唐至北宋初文学家,与弟徐锴并称"二徐",曾参与编纂《说文解字系传》 2. 承华:太子宫门名,典出《文选·陆机·赠冯文罴》 3. 南皮之游:建安七子与曹丕的文学活动,成为后世文人雅集典范 4....

🆕 最新成语 更多 →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古代成语 俗语。过一天算一天,凑合着混日子。比喻遇事敷衍,得过且过。也有无可奈何,勉強从事的意思。

坐地分脏

古代成语 原指盗贼就地瓜分偷盗来的脏物。现多指匪首窝主自己不动手而坐在家里分取同伙偷盗来的财物。

作辍无常

古代成语 时作时歇、不能持久。辍:停止;无常:变化不定。

作小服低

古代成语 指与人作妾或顺从比己低下者。形容谦退温顺。

醉吐相茵

古代成语 后以这一典故喻指宽以待人必然会有好的回报。

俎樽折冲

古代成语 指在会盟的席上或外交谈判中制胜对方。

✨ 最新名句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