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益(746-829), 唐代诗人,字君虞,陕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
《隋宫燕》
分享数:188
朝代: 唐朝 | 作者:李益 | 类型:写风|写花|写人|

燕语如伤旧国春,宫花欲落旋成尘。

自从一闭风光后,几度飞来不见人。

拼音
suí gōng yàn
[ [ táng cháo ] ]
yàn shāng jiù guó chūn , , gōng huā luò xuán chéng chén       
cóng fēng guāng hòu , , fēi lái jiàn rén
隋宫燕注音
  • suí
    gōng
    yàn
  • [
    [
    táng
    cháo
    ]
    ]
  • yàn
    shāng
    jiù
    guó
    chūn
    ,
    ,
    gōng
    huā
    luò
    xuán
    chéng
    chén
  • cóng
    fēng
    guāng
    hòu
    ,
    ,
    fēi
    lái
    jiàn
    rén
隋宫燕古诗译文

燕子的啼鸣声仿佛在哀伤旧日隋朝宫殿的春光,宫中的花儿即将凋零,很快就化作了尘土。自从隋朝宫殿关闭了昔日的风光后,燕子不知有多少次飞来,却再也见不到人了。

隋宫燕古诗注解
  • 旧国:指隋朝。
  • :很快,不久。
  • 风光:指昔日隋朝宫殿的繁华景象。
隋宫燕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朝时期,唐朝距离隋朝已有一定的时间。诗人李益或许是游览隋宫遗址,目睹了曾经繁华的宫殿如今的破败景象,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诗。通过燕子的视角,来感慨朝代的兴衰变迁。

隋宫燕古诗赏析

整首诗采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燕子以人的情感。开篇“燕语如伤旧国春”,将燕子的啼鸣想象成是在为旧朝的春光而哀伤,生动地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宫花欲落旋成尘”,描绘了宫中花朵凋零成尘的衰败之景,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凄凉感。后两句“自从一闭风光后,几度飞来不见人”,从燕子的角度,写出了隋朝灭亡后宫殿的冷落与荒芜。诗人借燕子的所见所感,抒发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对繁华易逝的叹息。

隋宫燕知识点

1. 李益是中唐时期的重要诗人,以边塞诗和抒情诗著称,其诗风情感深沉,语言精炼。

2. 这首诗运用了借景抒情和拟人的表现手法。借燕子和宫花之景,抒发了对朝代兴衰的感慨;将燕子拟人化,使其具有人的情感和行为。

3. 隋朝是一个短暂而重要的朝代,结束了南北朝的分裂局面,但由于隋炀帝的暴政等原因,很快就灭亡了。这首诗通过描绘隋宫的变迁,反映了历史的沧桑巨变。

隋宫燕讲解

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来表达主题。从内容上看,诗人以隋宫为背景,通过燕子和宫花这两个意象,展现了隋朝从繁荣到衰败的过程。燕子是见证者,它的多次飞来却不见人,暗示了时代的变迁和人事的无常。宫花的凋零则象征着繁华的消逝。从情感上看,诗人流露出对历史兴亡的深沉思考和对往昔繁华的怀念。同时,也让读者从中感受到历史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在学习这首诗时,我们可以体会到诗人如何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出深刻的情感和思想,以及如何运用意象来营造氛围。

网站地图Html版http://www.881023.com 渝ICP备20220143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