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长卿,自号仙源居士,宋宗室,居南丰(今属江西)。生平未详,曾赴漕试。饶宗颐《词籍考》卷三:「案《宋史·职官志》,宗寺修纂牒谱有《仙源积庆图》、《仙源类谱》,此号盖宋三祖下宗室派系。但玉牒派下无长字,亦无卿字,疑长卿乃其字也。集中附记张孝祥画灰成小词为近事,则《鼓笛慢》所题甲申,殆为隆兴二年(1164)。」《全宋词》谓「长卿疑名师有,俟考」。有《仙源居士乐府》九卷。

赵长卿其它作品精选

zuopinjingxuan

《探春令》
分享数:175
朝代: 宋朝 | 作者:赵长卿 | 类型:写风|

笙歌间错华筵启。

喜新春新岁。

菜传纤手,青丝轻细。

和气入、东风里。

幡儿胜儿都姑媂。

戴得更忔戏。

愿新春以后,吉吉利利,百事都如意。

拼音
tàn chūn lìng
[ [ sòng cháo ] ] zhào zhǎng qīng
shēng jiān cuò huá yàn       
xīn chūn xīn suì       
cài chuán xiān shǒu , , qīng qīng       
dōng fēng       
fān ér shèng ér dōu       
dài gèng       
yuàn xīn chūn hòu , , , , bǎi shì dōu
探春令注音
  • tàn
    chūn
    lìng
  • [
    [
    sòng
    cháo
    ]
    ]
    zhào
    zhǎng
    qīng
  • shēng
    jiān
    cuò
    huá
    yàn
  • xīn
    chūn
    xīn
    suì
  • cài
    chuán
    xiān
    shǒu
    ,
    ,
    qīng
    qīng
  • dōng
    fēng
  • fān
    ér
    shèng
    ér
    dōu
  • dài
    gèng
  • yuàn
    xīn
    chūn
    hòu
    ,
    ,
    ,
    ,
    bǎi
    shì
    dōu
探春令古诗译文

在美妙的笙歌交错中,华丽的筵席开始了。人们满心欢喜地迎来了新春新岁。纤纤玉手传递着菜肴,那盘中的蔬菜丝又青又细。祥和的气息融入了东风里。幡儿、胜儿都做得十分精美,女孩子们戴得更加俏皮可爱。只愿新春以后,事事都顺顺利利,吉祥如意。

探春令古诗注解
  • 间错:交错。
  • 华筵:丰盛的筵席。
  • 纤手:指女子的手。
  • 青丝:指蔬菜丝。
  • 和气:祥和的气氛。
  • 幡儿胜儿:幡儿和胜儿都是古时妇女在立春或春节时戴的装饰品。
  • 姑媂(dì):精巧的样子。
  • 忔(yì)戏:可爱、俏皮。
探春令创作背景

此词具体创作时间不详。从词的内容来看,应是作者在新春佳节时,参加筵席有感而发所作。在新春这个充满希望与喜悦的时刻,人们欢聚一堂,享受着节日的欢乐,作者通过这首词描绘了当时热闹的场景和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期许。

探春令古诗赏析

这首词以欢快的笔调描绘了新春佳节的热闹景象。开篇“笙歌间错华筵启”,直接展现出筵席的热闹非凡,笙歌相伴,营造出喜庆的氛围。“喜新春新岁”点明了时间和人们的喜悦心情。“菜传纤手,青丝轻细”,细腻地描绘了女子上菜的情景,增添了画面的美感。“和气入、东风里”,将祥和的气氛与东风融合,进一步渲染出新春的美好。下阕描写女子佩戴幡儿、胜儿的可爱模样,“姑媂”“忔戏”等词生动地表现出女子的俏皮。最后“愿新春以后,吉吉利利,百事都如意”,直接表达了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祝愿,简洁而真挚。整首词语言清新自然,充满了生活气息,让读者感受到了新春佳节的欢乐与希望。

探春令知识点

《探春令》是词牌名。赵长卿是宋朝著名词人,他的词多写男女恋情、闲愁别绪,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在古代,新春有许多习俗,如举办筵席、妇女佩戴幡儿胜儿等,这些习俗在诗词中常常有所体现。

探春令讲解

这首《探春令》是一首典型的新春贺岁词。作者通过对新春筵席、女子装饰等细节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新春佳节的欢乐氛围。在学习这首词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体会作者对新春的喜悦之情,感受节日的欢乐;二是学习作者细腻的描写手法,如对女子上菜、佩戴饰品等的描写;三是了解古代新春的习俗文化,增加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同时,我们也可以从词中汲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愿,在新的一年里积极向上,追求幸福。

网站地图Html版http://www.881023.com 渝ICP备20220143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