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entuijian
东门之墠,茹藘在阪。
其室则迩,其人甚远。
东门之栗,有践家室。
岂不尔思?子不我即。
关于《东门之墠》的创作背景,《毛诗序》以为是刺“乱婚姻”之作,现代学者一般认为这是一首男女恋爱诗,描写了一位男子对女子的爱慕之情,苦于女子不肯主动前来,抒发了男子的相思之苦。
这首诗以景起兴,东门的广场、山坡上的茜草、东门的栗树和整齐的房屋,这些景物描绘出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然而,男子心中却充满了惆怅。“其室则迩,其人甚远”,空间上的接近与心理上的距离形成强烈的反差,生动地表现出男子对女子的思念和渴望。“岂不尔思?子不我即”则直接抒发了男子的情感,他并非不想念女子,而是女子不肯主动靠近他,这种无奈和哀怨之情跃然纸上。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简洁的描写和直白的倾诉,将男子的相思之苦展现得淋漓尽致。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这首诗以东门的自然景物为背景,运用起兴的手法,引出男子对女子的相思之情。诗中先描绘了东门的环境,东门的广场和山坡上的茜草,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接着,男子通过“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表达了自己与女子虽然距离很近,但却难以接近的无奈。这种距离感不仅是空间上的,更是心理上的。最后,男子直接表白“岂不尔思?子不我即”,将自己的思念之情和对女子的期待毫无保留地表达出来。整首诗结构简单,语言直白,但却蕴含着深厚的情感,让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男子的相思之苦和对爱情的渴望。同时,也让我们了解到古代人们在表达情感时的质朴和纯真。
网站地图Html版http://www.881023.com 渝ICP备20220143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