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entuijian
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
忠信事不显,乃有见疑患。
周公佐成王,金滕功不刊。
推心辅王室,二叔反流言。
待罪居东国,泫涕常流连。
皇灵大动变,震雷风且寒。
拔树偃秋稼,天威不可干。
素服开金縢,感悟求其端。
公旦事既显,成王乃哀叹。
吾欲竟此曲,此曲悲且长。
今日乐相乐,别后莫相忘。
做君主既不容易,做臣子实在更难。忠诚和信义的行为不被彰显,反而会有被猜疑的祸患。周公辅佐周成王,他的功绩像刻在金属上一样不可磨灭。他推心置腹地辅佐王室,却遭到管叔、蔡叔的流言中伤。周公待罪居住在东方,常常泪流不止。上天的神灵发生了巨大的变动,雷声震动,狂风寒冷。大风拔起树木,吹倒秋天的庄稼,上天的威严不可冒犯。成王穿上素服打开金縢之书,感悟到其中的缘由并寻求事情的根源。周公旦的事迹被彰显出来后,成王才发出哀叹。我想唱完这支曲子,可这支曲子既悲伤又漫长。今天大家尽情欢乐,分别之后不要相互忘记。
曹植一生以曹丕称帝为界,明显地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他以才华深得曹操赏识与宠爱,几乎被立为太子;后期曹丕父子做了皇帝,由于前期有争为太子一段经历,对他深怀猜忌,横加压抑与迫害。他虽名为藩王,行动却不得自由,动辄获咎,如同囚徒。此诗便是他后期被压抑而发出的不平与哀怨。
这首诗以周公自比,借周公的遭遇抒发自己的悲愤。诗的前半部分通过“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直接点明主题,强调臣子的难处,然后以周公辅佐成王却遭流言中伤的典故,具体阐述了忠臣被疑的痛苦。后半部分描写上天的动变促使成王感悟,周公事迹得以彰显,表达了诗人渴望自己的忠诚能被君主理解的愿望。最后“今日乐相乐,别后莫相忘”则在哀怨中流露出一丝对友情的珍惜。整首诗情感真挚,用典恰当,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在政治上遭受压抑的痛苦。
1. 曹植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等。
2. 周公旦是周文王第四子,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他辅佐周成王平定叛乱,制礼作乐,对西周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3. “金縢”是用金属封口的柜子,在古代常用来存放重要的文件或册书。
这首《怨歌行》是曹植借古喻今之作。诗开篇点明主旨,指出君臣关系中臣子的艰难处境,为全诗奠定了哀怨的基调。接着引用周公的典故,详细叙述了周公忠诚辅佐却遭猜疑的过程,让读者深刻感受到忠臣蒙冤的无奈与悲哀。上天的动变和成王的感悟则是情节的转折,暗示了正义终将得到伸张。然而,诗人身处现实的困境,自己的忠诚却难以被理解,这种对比更增添了诗歌的悲剧色彩。最后一句看似轻松的道别,实则是诗人在压抑中的自我慰藉,也反映出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一丝期许。整首诗通过典故的运用和情感的层层递进,展现了曹植高超的文学技巧和深沉的思想内涵。
网站地图Html版http://www.881023.com 渝ICP备20220143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