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entuijian
山泽久见招,胡事乃踌躇?直为亲旧故,未忍言索居。
良辰入奇怀,挈杖还西庐。
荒涂无归人,时时见废墟;茅茨已就治,新畴复应畲。
谷风转凄薄,春醪解饥劬;弱女虽非男,慰情良胜无。
栖栖世中事,岁月共相疏;耕织称其用,过此莫所须。
去去百年外,身名同翳如。
山川湖泽早就召唤我,为何还迟疑犹豫不前往?只是因为亲朋好友的缘故,不忍心说出独居的打算。美好的时光触动了我的情怀,我拄着拐杖回到西边的茅庐。荒凉的道路上没有行人,时时可见残垣断壁;茅屋已经修整好,新田又该进行耕种。春风变得凄凉寒冷,春酒能解除饥饿和劳累;小女儿虽然不是男孩,但慰藉情怀总比没有要好。世间的事情忙忙碌碌,我与岁月渐渐疏远;耕田织布能满足生活所需,除此之外别无他求。人生匆匆百年之后,身名都将如光影般消散。
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开篇以疑问的语气表达自己对隐居的向往和因亲友而迟疑的矛盾心情。接着描绘了自己回到西庐途中所见的荒凉景象,以及茅屋和田地的状况,反映出生活的艰辛。“谷风转凄薄,春醪解饥劬”一句,既写出了春风的寒冷,又表现了春酒带来的慰藉。“弱女虽非男,慰情良胜无”体现了诗人对亲情的珍视。最后,诗人感慨世间之事的忙碌与无常,认为耕织生活能满足基本需求,不必追求过多身外之物,百年之后身名皆空。整首诗展现了陶渊明安贫乐道、超脱尘世的人生态度。
1. 陶渊明是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田园诗派创始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2. 本诗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如“荒涂无归人,时时见废墟”,简洁地勾勒出荒凉的景象。
3. 诗中体现了道家“知足寡欲”的思想,如“耕织称其用,过此莫所须”。
网站地图Html版http://www.881023.com 渝ICP备20220143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