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桂殿秋》
分享数:214
朝代: 清朝 | 作者:朱彝尊 | 类型:写雨|写山|渡江|秋雨|往事|

思往事,渡江干。

青娥低映越山看。

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

拼音
guì diàn 殿 qiū
[ [ qīng cháo ] ] zhū zūn
wǎng shì , , jiāng gàn       
qīng é yìng yuè shān kàn       
gòng mián tīng qiū , , xiǎo diàn qīng qīn hán
桂殿秋注音
  • guì
    diàn
    殿
    qiū
  • [
    [
    qīng
    cháo
    ]
    ]
    zhū
    zūn
  • wǎng
    shì
    ,
    ,
    jiāng
    gàn
  • qīng
    é
    yìng
    yuè
    shān
    kàn
  • gòng
    mián
    tīng
    qiū
    ,
    ,
    xiǎo
    diàn
    qīng
    qīn
    hán
桂殿秋古诗译文

回忆往事,那时我正渡江上岸。美丽的女子低首垂眉,与越山相映成趣。我们同睡在一条船里,听着秋雨淅淅沥沥,各自躺在微薄的竹席和衾被中,寒意袭人。

桂殿秋古诗注解
  • 江干:江边。
  • 青娥:指年轻美丽的女子。
  • 越山:泛指今浙江北部的山。
  • :船。
  • :竹席。
  • :被子。
桂殿秋创作背景

朱彝尊一生爱情坎坷,这首词可能是他回忆早年与所爱女子的一段经历而作。当时他或许与女子一同渡江,途中经历种种,而后来两人可能分开,此词便是在追忆往昔情感时创作。

桂殿秋古诗赏析

词的开篇“思往事,渡江干”,直接点明回忆的主题,将读者带入往昔情境。“青娥低映越山看”一句,描绘出女子的娇美姿态,与越山相互映衬,画面感十足。下阕“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表面写两人同船共眠听秋雨,实则通过“各自寒”暗示出两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或许有着情感上的隔阂或无法言说的遗憾。整首词情感细腻,意境清幽,以景衬情,韵味悠长。

桂殿秋知识点

《桂殿秋》是词牌名,此词牌格律要求较为严格,通常为二十七字,上下阕各三句三平韵。朱彝尊是清代著名词人,他的词风格清丽,擅长以细腻的笔触表达情感,是浙西词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桂殿秋讲解

这首《桂殿秋》通过对往事的回忆,展现了一段难忘的情感经历。作者先以简洁的语言引出回忆场景,然后着重刻画了女子的形象,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当时的美好氛围。然而,下阕笔锋一转,从看似温馨的同船共眠,引出“各自寒”的清冷之感,揭示出背后隐藏的情感悲剧。这种先扬后抑的手法,增强了词的艺术感染力,让读者深刻体会到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同时,词中的景物描写,如“秋雨”“小簟轻衾”等,不仅营造了清冷的氛围,也进一步烘托了人物的心境。

网站地图Html版http://www.881023.com 渝ICP备20220143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