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uopinjingxuan
rementuijian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
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丈夫因战乱死去,妻子只能孤苦伶仃地住在茅草房里,穿着粗糙的麻苎衣服,鬓发枯黄憔悴。桑树柘树都荒废了,却还要缴纳赋税;田园荒芜了,依旧要征收青苗税。时常只能挖来野菜,连菜根一起煮着吃;刚刚砍来的湿柴,还带着叶子就拿来烧。哪怕是躲到深山更深处,也没有办法逃避赋税和徭役。
这首诗创作于唐朝末年,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连年的战争使得百姓生活困苦不堪,田地荒芜,人口锐减。统治阶级却依然横征暴敛,加重了百姓的负担。诗人杜荀鹤长期生活在社会底层,对百姓的疾苦有深刻的了解,于是创作了这首诗,以反映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悲惨遭遇。
这首诗通过描写山中寡妇的悲惨生活,深刻地揭露了唐末社会的黑暗和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诗的首联描绘了寡妇的凄凉形象,“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让读者感受到她的孤苦伶仃和贫困潦倒。颔联“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则直接揭示了社会的不合理现象,即使田园荒芜,百姓依然要缴纳沉重的赋税。颈联“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进一步刻画了寡妇生活的艰难困苦。尾联“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则将主题升华,指出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百姓无论躲到哪里,都无法逃避苛捐杂税的压迫。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批判精神。
1. 杜荀鹤是晚唐诗人,其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
2. 唐朝末年,政治腐败,战乱频繁,社会矛盾激化,百姓生活困苦。
3. 青苗税是唐朝后期征收的一种赋税,在庄稼未成熟时就提前征收,加重了百姓的负担。
这首《山中寡妇》是杜荀鹤的代表作之一。从诗歌的表现手法来看,诗人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如实地描绘了山中寡妇的生活场景,使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她的悲惨遭遇。在语言方面,诗歌通俗易懂,没有过多的修饰,但却具有很强的表现力。通过对寡妇生活细节的描写,如“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让读者深刻地体会到她生活的艰难。从主题上来说,这首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即统治阶级的剥削与人民的反抗。诗人通过对山中寡妇这一典型形象的塑造,表达了对百姓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在学习这首诗时,我们可以了解到唐朝末年的社会状况,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网站地图Html版http://www.881023.com 渝ICP备20220143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