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uopinjingxuan
rementuijian
惜春连日醉昏昏,醒后衣裳见酒痕。
细水浮花归别涧,断云含雨入孤村。
人闲易有芳时恨,地迥难招自古魂。
惭愧流莺相厚意,清晨犹为到西园。
连日来惜春痛饮,喝得酩酊大醉,醒来后衣服上全是斑斑酒痕。细小的水流载着落花漂向另一条山涧,几片残云夹带着雨滴飘进孤独的村庄。人在空闲时最容易生发对美好时光的遗憾,此地偏远难以招来往昔的忠魂。真惭愧流莺对我情意深厚,清晨还特意飞到西园来啼鸣。
这首诗约作于唐昭宗天复三年(903 年)。韩偓在唐昭宗时深得信任,后来朱温势力日益强大,昭宗被挟持,韩偓被贬官外放。这首诗便是他在被贬后,借惜春之情抒发自己的身世之感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首联描绘了诗人惜春而连日醉酒的情景,“醉昏昏”和“见酒痕”生动地表现出他借酒消愁的状态。颔联“细水浮花归别涧,断云含雨入孤村”是千古名句,描绘了一幅暮春残景图,落花随水漂走,残云带雨进入孤村,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同时也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和诗人的身世飘零。颈联由景入情,“人闲易有芳时恨”,人在空闲时更容易感慨美好时光的流逝;“地迥难招自古魂”,则表达了诗人身处偏远之地,难以招来古代忠魂的无奈和悲愤,暗示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尾联“惭愧流莺相厚意,清晨犹为到西园”,以流莺的殷勤反衬自己的孤独寂寞,流莺不解人意,依旧欢快啼鸣,更增添了诗人的愁绪。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春光流逝的惋惜、对身世的感慨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韩偓,晚唐诗人,其诗多写艳情,称“香奁体”。但他后期的作品也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现实和个人的身世之感。这首《春尽》体现了他后期诗歌的风格特点,在艺术上,诗人善于运用景语来表达情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使诗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同时,诗中的对仗工整,如“细水浮花归别涧,断云含雨入孤村”,体现了唐诗在形式上的严谨之美。
这首诗是韩偓在人生困境中创作的。我们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他复杂的情感。开头的醉酒体现了他对春天逝去的不舍,试图用酒精来麻痹自己。颔联的写景是诗的精华部分,它不仅是自然景色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外化。落花流水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断云孤村暗示着诗人的孤独和凄凉。颈联则直接抒发了他的感慨,人在闲时容易回忆过去,感慨时光不再,而身处偏远之地,又让他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只能空自悲叹。尾联以流莺的欢快与自己的愁苦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突出了他的孤独和无奈。整首诗就像一幅画卷,通过景与情的交织,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在时代变迁中挣扎、痛苦的诗人形象。
网站地图Html版http://www.881023.com 渝ICP备20220143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