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李清照其它作品精选

zuopinjingxuan

《鹧鸪天》
分享数: 474
朝代:清朝 | 作者:李清照 | 类型:咏物|写花|写人|宋词精选|写梅|情思|

暗淡轻黄体性柔。

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深红 一作:轻)梅定妒,菊应羞。

画阑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拼音
zhè tiān
[ [ qīng cháo ] ] qīng zhào
àn dàn qīng huáng xìng róu       
qíng shū yuǎn zhī xiāng liú       
qiǎn shēn hóng , , shì huā zhōng liú       
( ( shēn hóng        zuò : : qīng ) ) méi dìng , , yīng xiū       
huà lán kāi chù guàn zhōng qiū       
sāo rén shà qíng , , shì dāng nián jiàn shōu
鹧鸪天注音
  • zhè
    tiān
  • [
    [
    qīng
    cháo
    ]
    ]
    qīng
    zhào
  • àn
    dàn
    qīng
    huáng
    xìng
    róu
  • qíng
    shū
    yuǎn
    zhī
    xiāng
    liú
  • qiǎn
    shēn
    hóng
    ,
    ,
    shì
    huā
    zhōng
    liú
  • (
    (
    shēn
    hóng
     
    zuò
    :
    :
    qīng
    )
    )
    méi
    dìng
    ,
    ,
    yīng
    xiū
  • huà
    lán
    kāi
    chù
    guàn
    zhōng
    qiū
  • sāo
    rén
    shà
    qíng
    ,
    ,
    shì
    dāng
    nián
    jiàn
    shōu
赏析一

  这首《鹧鸪天》词是一篇盛赞桂花的作品。在李清照词中,咏花之作很多,但推崇某花为第一流者还仅此一篇。它与《摊破浣溪沙》同为作者与丈夫居住青州时的作品。

  作为供观赏的花卉,艳丽的色彩是惹人喜爱的一个重要原因。此篇的上片正是抓住桂花“色”的特点来写的。“暗淡轻黄体性柔”,“暗”“淡”“轻”三字是形容桂花的色是暗黄、淡黄、轻黄。“体性柔”说这种花的花身和性质。

  “情疏迹远只香留。”这种树多生于深山中,宋之问诗:“为问山东桂,无人何自芳。”李白诗:“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所以对人来说是迹远而情疏的,可是它的香却不因此而有所减少。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作者以为,浅碧、深红在诸颜色中堪称美妙,然而,这些美妙的颜色,对于桂花来说,却是无须添加的。因为它浓郁的香气,温雅的体性已足使她成为第一流的名花,颜色淡一点又有什么要紧呢?

  上片围绕“色”与“香”的矛盾展开形象化的议论,生动地表现了作者的美学观点。对于“花”这个具体的审美对象来说,“色”属于外在美的范畴,“味”属于内在美的范畴,作者以为色淡味香的桂花“自是花中第一流”,足见作者对于内在美是很推崇的。

  下片的“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是紧承上一片的意思写的。梅花,虽然开在早春,开在百花之前,而且姿容秀丽,仪态万千。但是,面对着“暗淡轻黄体性柔”的桂花,她却不能不生嫉妒之意;菊花,虽然开在深秋,独放百花之后,而且清雅秀美,幽香袭人,但面对着“情疏迹远只香留”的桂花,她也不能不掩饰羞愧之容。于是,正值中秋八月开放的桂花便理所当然地成为花中之冠了。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骚人”指的是屈原。屈原的《离骚》上多载草木名称,独独不见桂花。宋代的陈与义在《清平乐·咏桂》中说:“楚人未识孤妍,《离骚》遗恨千年。”意思和此词大体上是一致的,皆以屈原的不收桂花入《离骚》为憾事,以为这是屈原情思不足的缘故。

  就全篇来说,这首词的笔法是很巧妙的。全词自始至终都象是为桂花鸣不平,实际上是在抒发自己的幽怨之情。

  词中正面描写桂花的,只有开头两句。仅此两句便把桂花的颜色、光泽、性格、韵味都写尽了,为后面替桂花“鸣冤”、“正名”做好了铺垫。

  作者之所以推崇桂花为第一流的花朵,是因为她十分注重桂花的内在美,十分欣赏桂花的色淡味香,体性温雅。所谓“何须浅碧深红色”,言外之意是,只要味香性柔,无须浅碧深红;如果徒有“浅碧深红”便不能列为花中第一流。为了推崇桂花,作者甚至让梅花生妒,使菊花含羞。其实,作者的咏梅、咏菊之作是不少的,这两种花,论颜色,论风韵,确实不在桂花之下,她们的“妒”和“羞”恐怕还是因为她们没有桂花那样浓郁的芳香吧?最后,作者更直接谈及咏桂与情思的关系,她以非凡的艺术家的胆量和勇气指责屈原的当年不收桂花入《离骚》是“情思”不够的缘故。至此,作者既为桂花“正”了“名”,又抒发了自己的一怀幽情。实际上,那“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的桂花,正是作者傲视尘俗,乱世挺拔的正直性格的写照。

鹧鸪天注解

  ⑴鹧鸪天:词牌名。又名“思佳客”“思越人”“剪朝霞”“骊歌一叠”。小令,双调五十五字,上片四句三平韵,下片五句三平韵。
  ⑵暗淡轻黄:形容桂花的颜色是暗黄、淡黄、轻黄。体性柔:体质柔弱,性格和顺。体性,本指人的体貌与性情,这里指桂花。
  ⑶疏:疏放。迹远:桂树多生长于深山中,故云。
  ⑷何须:犹何必,何用。
  ⑸自是:自然是。
  ⑹“画阑”句:化用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的“画栏桂树悬秋香”之句意,谓桂花为中秋时节首屈一指的花木。画阑,即画栏,指饰有彩绘的栏杆。冠,居于首位。
  ⑺骚人:指屈原,因其作《离骚》,故称其为“骚人”。唐李白《古风五十九首》:“正声何微茫,哀怨起骚人。”可煞:表示疑问,犹可是,是否。情思:情义。
  ⑻何事:为何,何故。

鹧鸪天译文

  此花浅黄而清幽,形貌温顺又娇羞。性情萧疏远离尘世,它的浓香却久久存留。无须用浅绿或大红的色相去招摇炫弄,它本来就是花中的第一流。
  梅花肯定妒忌它,而它又足以令迟开的菊花感到害羞。在装有华丽护栏的花园里,它在中秋的应时花木中无双无俦。大诗人屈原啊,可真叫无情无义,在写到诸多花木的《离骚》里,为何桂花不被收?

鹧鸪天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之后,作者与丈夫赵明诚居住青州之时。由于北宋末年党争的牵累,李清照的公公赵挺之死后,她曾随丈夫屏居乡里约一年之久。摆脱了官场上的勾心斗角,离开了都市的喧嚣纷扰,在归来堂上悉心研玩金石书画,给他们的隐退生活带来了蓬勃的生机和无穷的乐趣。他们攻读而忘名,自乐而远利,双双沉醉于美好、和谐的艺术天地中。此词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  此词作于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之后,作者与丈夫赵明诚居住青州之时。由于北宋末年党争的牵累,李清照的公公赵挺之死后,她曾随丈夫屏居乡里约一年之久。摆脱了官场上的勾心斗角,离开了都市的喧嚣纷扰,在归来堂上悉心研玩金石书画,给他们的隐退生活带来了蓬勃的生机和无穷的乐趣。他们攻读而忘名,自乐而远利,双双沉醉于美好、和谐的艺术天地中。此词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

鹧鸪天名家点评

  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导师王国维:“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易安语也,其词品亦似之。(《人间词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3月版)
  中国韵文学会理事蒋哲伦《读〈鹧鸪天〉》:《漱玉词》向以白描见长,而本篇却以议论取胜。但成功的经验不在于理性的思辨,而仍归于形象的辨析和强烈主观感情色彩,且二者的基础和出发点都离不开形象的描绘,也就是说,如果没有第一、二句对桂花外形特质的成功的描绘,为全词的议论奠定基础,那么,由此生发出来的议论,无论是正面的品评,还是侧面的比衬,或是无理的质问,都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至于议论或发问更不带丝毫的书卷气或头巾气,这样方能妙趣横生,令人叹服。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论温庭筠和韦庄的词曾说过:“‘画屏金鹧鸪’,飞卿语也,其词品似之”,又说:“‘弦上黄莺语’,端己语也,其词品似之”,今试仿其语曰:“‘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易安语也,其词品亦似之。”(《李清照词鉴赏》,齐鲁书社1986年4月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编辑汤高才:“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寥寥十四字,为桂花传神写照。表现了三秋桂子的独特风韵。桂树,秋季开花,花簇生于叶腋,蕊小不显。“暗淡轻黄”,写桂花不以明艳照人的光彩和浓丽娇媚的颜色取悦于人。然而,它秉性淡雅温柔,像一位恬静的淑女,自有其动人之处。“情疏迹远”,写桂树生高山而独秀、无杂树而成林的特性,不过,词人把桂花人格化了,赞美她情怀疏淡,远迹深山,惟将浓郁的芳香长留人间。从“咏物”来说,这开头两句写桂花,可说是达到了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更妙的是,这两句看是咏桂花,又似咏人,似在歌颂一种内在的精神的美,语意蕴藉,耐人寻味。(《花鸟诗歌鉴赏辞典》,中国旅游出版社1990年5月版)
  中国李清照辛弃疾学会会长孙崇恩:上阕咏物抒怀。首二句写桂花的颜色姿质,赞美它淡雅、高洁、柔和的品性,形神兼备,独有风韵;接着议论抒情,直言桂花不需群花那样的“色”美,亦“自是花中第一流”。下阕深入一层赞美桂花为群芳之冠,先从节令上看,以梅菊衬比,桂花为中秋之冠;结尾评议屈原多以珍贵花草喻君子美德,惟独未写桂花之美引为憾事,再度突出桂花的高雅。全词咏物不滞于物,或以群花作比,或以梅菊衬比,或评骘古人,层层议论,连连抒怀,步步宕开,议中含情,情中见意,情调激扬,气势豪放,表现了女词人重内在美、素质美和崇尚淡雅高洁的情怀。(《李清照诗词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12月版)

  • 古诗词学习网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关注我们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