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吉(1280?~1345) 元代杂剧家、散曲作家。一称乔吉甫,字梦符,号笙鹤翁,又号惺惺道人。太原人,流寓杭州。钟嗣成在《录鬼簿》中说他“美姿容,善词章,以威严自饬,人敬畏之”,又作吊词云:“平生湖海少知音,几曲宫商大用心。百年光景还争甚?空赢得,雪鬓侵,跨仙禽,路绕云深。”从中大略可见他的为人。剧作存目十一,有《杜牧之诗酒扬州梦》、《李太白匹配金钱记》、《玉箫女两世姻缘》三种传世。
《殿前欢》
分享数:288
朝代: 元朝 | 作者:乔吉 | 类型:写风|写花|写山|写云|

登江山第一楼拍栏杆,雾花吹鬓海风寒,浩歌惊得浮云散。

细数青山,指蓬莱一望间。

纱巾岸,鹤背骑来惯。

举头长啸,直上天坛。

拼音
diàn 殿 qián huān
[ [ yuán cháo ] ] qiáo
dēng jiāng shān lóu pāi lán gǎn , , huā chuī bìn hǎi fēng hán , , hào jīng yún sàn       
shù qīng shān , , zhǐ péng lái wàng jiān       
shā jīn àn , , bèi lái guàn       
tóu zhǎng xiào , , zhí shàng tiān tán
殿前欢注音
  • diàn
    殿
    qián
    huān
  • [
    [
    yuán
    cháo
    ]
    ]
    qiáo
  • dēng
    jiāng
    shān
    lóu
    pāi
    lán
    gǎn
    ,
    ,
    huā
    chuī
    bìn
    hǎi
    fēng
    hán
    ,
    ,
    hào
    jīng
    yún
    sàn
  • shù
    qīng
    shān
    ,
    ,
    zhǐ
    péng
    lái
    wàng
    jiān
  • shā
    jīn
    àn
    ,
    ,
    bèi
    lái
    guàn
  • tóu
    zhǎng
    xiào
    ,
    ,
    zhí
    shàng
    tiān
    tán
殿前欢古诗译文

登上这号称“江山第一楼”的高楼,手拍栏杆,海风吹来带着寒雾扑向鬓角。放声高歌,惊得浮云四下飘散。我仔细地数着眼前的青山,遥指蓬莱仙山,感觉它似乎近在咫尺。我把纱巾高高掀起,习惯了像骑在鹤背上一样自在遨游。我仰头长啸,真想直接飞上天坛。

殿前欢古诗注解
  • 江山第一楼:指镇江北固山甘露寺内的楼阁,有“天下第一江山”之称。
  • 雾花:指雾气。
  • 浩歌:放声高歌。
  • 蓬莱:传说中的海上仙山。
  • 纱巾岸:岸,高戴之意。纱巾岸即把纱巾高高掀起。
  • 鹤背骑来惯:表示自己像仙人一样自由自在,常骑鹤遨游。
  • 天坛:本指祭天的高台,这里泛指天空。
殿前欢创作背景

乔吉一生怀才不遇,流寓江湖。此曲可能是他登上镇江北固山甘露寺内的“江山第一楼”时所作。在登高望远之际,他借景抒情,将自己内心的豪情壮志与对自由的向往融入到了这首曲中。

殿前欢古诗赏析

这首小令意境开阔,情感奔放。开篇“拍栏杆”这一动作,就展现出诗人内心的豪迈与激昂。“雾花吹鬓海风寒”描绘出了登高时的环境,既增添了几分清冷,又衬托出诗人的潇洒。“浩歌惊得浮云散”更是将诗人的豪情推向了高潮,他的歌声仿佛具有撼动天地的力量。“细数青山,指蓬莱一望间”,诗人以一种悠然自得的姿态,遥指仙山,体现出他对自由、超脱境界的向往。“纱巾岸,鹤背骑来惯”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自由不羁的形象。最后“举头长啸,直上天坛”,诗人的情感达到了顶点,他渴望摆脱尘世的束缚,直上云霄,充分展现了其豪放的个性和浪漫的情怀。

殿前欢知识点

1. 乔吉是元代著名的散曲家、杂剧家,其作品风格清丽洒脱,以豪放飘逸著称。

2. “江山第一楼”是镇江北固山甘露寺内楼阁的美誉,北固山因山势险峻,风景秀丽,有“天下第一江山”之称。

3. 蓬莱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海上仙山,常被用来象征超凡脱俗的境界。

4. 本曲运用了夸张、想象等修辞手法,如“浩歌惊得浮云散”“举头长啸,直上天坛”,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殿前欢讲解

这首《殿前欢·登江山第一楼》是乔吉的代表作之一。整首曲子围绕着诗人登上高楼后的所见所感展开,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自身情感的抒发,塑造了一个豪放不羁、向往自由的诗人形象。从艺术特色来看,曲子语言简洁明快,意境雄浑壮阔。诗人将现实与想象相结合,把眼前的青山、浮云与传说中的蓬莱仙山、天坛联系在一起,营造出了一种奇幻而又浪漫的氛围。同时,曲子中充满了动感的描写,如“拍栏杆”“浩歌”“举头长啸”等动作,让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激情与活力。在情感表达上,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自身怀才不遇的感慨,但更多的是一种对自由、对理想境界的执着追求。这种积极向上、豪迈奔放的情感,使得这首曲子具有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网站地图Html版http://www.881023.com 渝ICP备20220143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