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uopinjingxuan
rementuijian
大树无枝向北风,十年遗恨泣英雄。
班师诏已来三殿,射虏书犹说两宫。
每忆上方谁请剑,空嗟高庙自藏弓。
栖霞岭上今回首,不见诸陵白露中。
大树在凛冽的北风中枝叶飘零,没有一根枝条向着北方,岳飞抗金十年留下的遗恨,让英雄们为之悲泣。朝廷的班师诏已经从宫殿中传来,而那抗击金兵、迎回二帝的文书还在谈论着。每当回忆起,有谁曾向皇上请求赐剑以诛杀奸臣呢?只能白白地叹息高宗皇帝像藏弓那样,弃用了岳飞。如今在栖霞岭上回首往事,在白露笼罩中已不见历代皇帝的陵墓。
这首诗是高启凭吊岳飞墓时所作。岳飞是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却被奸臣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陷害于大理寺内的风波亭。南宋灭亡后,人们在西湖边的栖霞岭下为岳飞修建了坟墓。高启生活在元末明初,目睹了朝代的更迭和社会的动荡,当他来到岳王墓前,有感于岳飞的遭遇和南宋的兴衰,写下了这首诗。
首联“大树无枝向北风,十年遗恨泣英雄”,以大树无枝向北风的景象起兴,暗示岳飞的壮志未酬,表达了对英雄的深切同情。颔联“班师诏已来三殿,射虏书犹说两宫”,通过“班师诏”和“射虏书”的对比,揭露了朝廷的昏庸和投降派的卖国行径。颈联“每忆上方谁请剑,空嗟高庙自藏弓”,进一步批判了朝廷的腐败,感慨无人为岳飞伸张正义,而高宗却像藏弓一样弃用了岳飞。尾联“栖霞岭上今回首,不见诸陵白露中”,以景结情,在白露笼罩中不见诸陵的景象,增添了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和凄凉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南宋灭亡的惋惜和对历史兴亡的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借凭吊岳飞墓,抒发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的忧虑。
1. 高启是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并称“吴中四杰”。
2. 岳飞是南宋抗金名将,他的代表词作《满江红·怒发冲冠》表达了他的爱国情怀和壮志豪情。
3.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一典故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常用来比喻帝王在事业成功后杀害功臣。
这首诗是一首凭吊古迹的怀古诗,诗人通过对岳王墓的凭吊,表达了对岳飞这位英雄人物的崇敬和惋惜之情,同时也对南宋朝廷的腐败和卖国行径进行了批判。诗中运用了象征、对比等手法,如“大树无枝向北风”象征岳飞的不屈和壮志未酬;“班师诏”和“射虏书”的对比,突出了朝廷的昏庸和投降派的丑恶嘴脸。在语言上,诗句简洁有力,情感真挚深沉,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学习这首诗,我们可以了解到南宋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民族英雄岳飞的事迹,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
网站地图Html版http://www.881023.com 渝ICP备20220143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