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酬令狐相公首夏闲居书怀见寄》
分享数:77
朝代: 唐朝 | 作者:刘禹锡 | 类型:写草|

蕙草芳未歇,绿槐阴已成。

金罍唯独酌,瑶瑟有离声。

翔泳各殊势,篇章空寄情。

应怜三十载,未变使君名。

拼音
chóu lìng xiàng gōng shǒu xià xián shū huái 怀 jiàn
[ [ táng cháo ] ] liú
huì cǎo fāng wèi xiē , , 绿 huái yīn chéng       
jīn léi wéi zhuó , , yáo yǒu shēng       
xiáng yǒng shū shì , , piān zhāng kōng qíng       
yīng lián sān shí zǎi , , wèi biàn shǐ 使 jun1 míng
酬令狐相公首夏闲居书怀见寄注音
  • chóu
    lìng
    xiàng
    gōng
    shǒu
    xià
    xián
    shū
    huái
    怀
    jiàn
  • [
    [
    táng
    cháo
    ]
    ]
    liú
  • huì
    cǎo
    fāng
    wèi
    xiē
    ,
    ,
    绿
    huái
    yīn
    chéng
  • jīn
    léi
    wéi
    zhuó
    ,
    ,
    yáo
    yǒu
    shēng
  • xiáng
    yǒng
    shū
    shì
    ,
    ,
    piān
    zhāng
    kōng
    qíng
  • yīng
    lián
    sān
    shí
    zǎi
    ,
    ,
    wèi
    biàn
    shǐ
    使
    jun1
    míng
酬令狐相公首夏闲居书怀见寄古诗译文

蕙草的芬芳还未消散,绿色的槐树已形成了树荫。我独自拿着酒器饮酒,瑶瑟发出离别的声音。飞翔的鸟和游动的鱼各有不同的态势,你寄来诗篇只能空表情谊。你应该怜悯我三十年来,始终未改变使君的名号。

酬令狐相公首夏闲居书怀见寄古诗注解
  • 蕙草:一种香草。
  • 金罍(léi):古代一种盛酒的器具。
  • 瑶瑟:用美玉装饰的瑟,瑟是古代的一种弦乐器。
  • 翔泳:飞翔的鸟和游动的鱼,这里比喻不同的人生境遇。
  • 使君:汉代称刺史为使君,后用为对州郡长官的尊称,这里是刘禹锡自指。
酬令狐相公首夏闲居书怀见寄创作背景

此诗是刘禹锡酬答令狐楚的诗作。令狐楚寄来首夏闲居书怀之诗,刘禹锡便写诗回应。刘禹锡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此诗创作时可能正处于人生的某个阶段,借诗抒发感慨。令狐楚与刘禹锡有一定的交情,两人通过诗歌交流情感和思想。

酬令狐相公首夏闲居书怀见寄古诗赏析

诗的开篇描绘了首夏的景象,蕙草芬芳未歇,绿槐成荫,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然而诗人却独自饮酒,瑶瑟发出离声,以乐景衬哀情,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翔泳各殊势”一句,以飞翔的鸟和游动的鱼比喻不同的人生境遇,暗示了自己与令狐楚仕途的差异。最后一句“应怜三十载,未变使君名”,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多年来仕途未变的感慨,有自嘲,也有对命运的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酬令狐相公首夏闲居书怀见寄知识点

1. 刘禹锡是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其诗风豪放洒脱,寓意深刻。

2. 酬和诗是古代文人之间相互应答的诗歌形式,通常是一方写诗寄给另一方,另一方则以诗回应,内容多涉及情感交流、人生感慨等。

3. 诗中运用了比兴的手法,如“翔泳各殊势”,以自然现象比喻人生境遇,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酬令狐相公首夏闲居书怀见寄讲解

这首诗从写景入手,先描绘了首夏的自然景色,营造出一种闲适的氛围。但紧接着诗人笔锋一转,写到自己独自饮酒、听瑟,表现出内心的孤独。“翔泳各殊势”是诗中的关键句,它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写,更象征着人与人之间不同的命运和境遇。诗人通过这一比喻,委婉地表达了自己对仕途的不满和无奈。最后一句“应怜三十载,未变使君名”,直白地抒发了自己多年来官职未变的感慨,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苦涩。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深沉,值得细细品味。

网站地图Html版http://www.881023.com 渝ICP备20220143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