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和重题》
分享数:107
朝代: 唐朝 | 作者:刘禹锡 | 类型:写水|写鸟|写人|寂寞|写湖|写鱼|

林端落照尽,湖上远岚清。

水榭芝兰室,仙舟鱼鸟情。

人琴久寂寞,烟月若平生。

一泛钓璜处,再吟锵玉声。

拼音
zhòng
[ [ táng cháo ] ] liú
lín duān luò zhào jìn , , shàng yuǎn lán qīng       
shuǐ xiè zhī lán shì , , xiān zhōu niǎo qíng       
rén qín jiǔ , , yān yuè ruò píng shēng       
fàn diào huáng chù , , zài yín qiāng shēng
和重题注音
  • zhòng
  • [
    [
    táng
    cháo
    ]
    ]
    liú
  • lín
    duān
    luò
    zhào
    jìn
    ,
    ,
    shàng
    yuǎn
    lán
    qīng
  • shuǐ
    xiè
    zhī
    lán
    shì
    ,
    ,
    xiān
    zhōu
    niǎo
    qíng
  • rén
    qín
    jiǔ
    ,
    ,
    yān
    yuè
    ruò
    píng
    shēng
  • fàn
    diào
    huáng
    chù
    ,
    ,
    zài
    yín
    qiāng
    shēng
和重题古诗译文

山林尽头落日的余晖散尽,湖面上远处的山峦显得格外清朗。水榭如同芝兰飘香的雅室,游船与鱼鸟相伴充满情趣。故人已逝琴音久已寂寥,如烟的月色还似从前一般。我再次泛舟到当年吕尚垂钓之处,又吟诵起那如锵锵玉声般的诗篇。

和重题古诗注解
  • 落照:落日的余晖。
  • 远岚:远处山间的雾气,这里指代山峦。
  • 水榭:建筑在水边供人游玩和休息的房屋。
  • 芝兰室:比喻高雅的居室。芝兰,香草名。
  • 仙舟:对舟船的美称。
  • 人琴寂寞:用“人琴俱亡”的典故,表达对友人的怀念。
  • 钓璜处:指吕尚(姜子牙)垂钓的地方,传说吕尚曾在渭水磻溪垂钓,遇周文王而得重用。
  • 锵玉声:形容诗文优美,音韵铿锵。
和重题创作背景

刘禹锡的这首诗具体创作背景难以确切知晓。不过刘禹锡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此诗可能创作于他在某个时期游览山水时,结合自身经历与感悟而作。或许当时他身处自然美景之中,又联想到过往的人事变迁,从而有感而发写下此诗。

和重题古诗赏析

首联“林端落照尽,湖上远岚清”描绘了一幅宁静悠远的画面,落日余晖消散,远处山峦清晰,营造出一种开阔、静谧的氛围。颔联“水榭芝兰室,仙舟鱼鸟情”将水榭比作芝兰雅室,游船与鱼鸟相伴,体现出一种闲适、自在的情趣。颈联“人琴久寂寞,烟月若平生”则由景入情,用“人琴寂寞”的典故表达对故人的怀念,而如烟的月色依旧,更增添了几分惆怅。尾联“一泛钓璜处,再吟锵玉声”,诗人泛舟到吕尚垂钓之处,再次吟诗,既有对古人的追慕,也展现出自己虽历经沧桑但仍有诗意情怀和远大抱负。整首诗景中含情,情中寓理,意境深远。

和重题知识点

1. 刘禹锡是唐朝著名诗人,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白居易合称“刘白”。他的诗歌风格豪放豁达,善用比兴手法,多有政治讽喻之作。

2. “人琴俱亡”的典故出自《世说新语·伤逝》,讲的是王子猷、王子敬都病重,子敬先去世。子猷问手下的人:“为什么总听不到(子敬的)消息?这(一定)是他已经死了。”说话时完全不悲伤。就要坐轿子去看望丧事,一路上都没有哭。子敬一向喜欢弹琴,(子猷)一直走进去坐在灵床上,拿过子敬的琴来弹,几根弦的声音已经不协调了,(子猷)把琴扔在地上说:“子敬啊,子敬啊,你人和琴都死了。”于是痛哭了很久,几乎要昏过去。过了一个多月,(子猷)也去世了。

3. 吕尚(姜子牙)是周朝开国元勋,他在渭水磻溪垂钓遇周文王,被尊为“太公望”,辅佐武王伐纣建立周朝。

和重题讲解

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刘禹锡在描绘自然景色时细腻入微,同时又巧妙地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和人生感悟。诗的前两联侧重于写景,通过对山林、湖水、水榭、游船等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描写,展现出大自然的美好和生活的闲适。而后两联则情感一转,由景生情,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以及对自身境遇的感慨。诗人借用“钓璜处”的典故,暗示自己也渴望像吕尚一样得到机遇,实现自己的抱负。整首诗在艺术上对仗工整,用词精妙,意境深远,体现了刘禹锡诗歌的独特风格。对于我们理解唐朝诗歌的艺术特色和诗人的情感世界具有重要的意义。

网站地图Html版http://www.881023.com 渝ICP备20220143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