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孟郊其它作品精选

zuopinjingxuan

《山中送从叔简赴举》
分享数:133
朝代: 唐朝 | 作者:孟郊 | 类型:写山|别离|

石根百尺杉,山眼一片泉。

倚之道气高,饮之诗思鲜。

于此逍遥场,忽奏别离弦。

却笑薜萝子,不同鸣跃年。

拼音
shān zhōng sòng cóng shū jiǎn
[ [ táng cháo ] ] mèng jiāo
shí gēn bǎi chǐ shān , , shān yǎn piàn quán       
zhī dào gāo , , yǐn zhī shī xiān       
xiāo yáo chǎng , , zòu bié xián       
què xiào luó , , tóng míng yuè nián
山中送从叔简赴举注音
  • shān
    zhōng
    sòng
    cóng
    shū
    jiǎn
  • [
    [
    táng
    cháo
    ]
    ]
    mèng
    jiāo
  • shí
    gēn
    bǎi
    chǐ
    shān
    ,
    ,
    shān
    yǎn
    piàn
    quán
  • zhī
    dào
    gāo
    ,
    ,
    yǐn
    zhī
    shī
    xiān
  • xiāo
    yáo
    chǎng
    ,
    ,
    zòu
    bié
    xián
  • què
    xiào
    luó
    ,
    ,
    tóng
    míng
    yuè
    nián
山中送从叔简赴举古诗译文

山根处有百尺高的杉树,山间有一片清泉。

倚靠在杉树旁能感受到高逸的道气,饮用这清泉能让诗思变得鲜活。

正在这逍遥自在的地方,忽然奏响了别离的琴弦。

反倒嘲笑那些隐居山林的人,不能和从叔一样赶上科举的好时光。

山中送从叔简赴举古诗注解
  • 石根:山根,指山脚。
  • 山眼:山间的泉眼,这里指清泉。
  • 道气:指超凡脱俗的气质。
  • 诗思:作诗的情思。
  • 逍遥场: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地方。
  • 薜萝子:指隐居山林的人。薜萝,薜荔和女萝,两种植物,常攀援于山野林木或屋壁之上,后常用来借指隐居者的服装或住所。
  • 鸣跃年:指科举之年。“鸣跃”有一飞冲天、声名远扬之意,寓意科举高中。
山中送从叔简赴举创作背景

孟郊一生仕途坎坷,早年生活贫困,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却屡试不第。这首诗可能创作于他在山中隐居或游历期间,当时他的从叔简要去参加科举考试,孟郊在山中为其送行,有感而发写下此诗。

山中送从叔简赴举古诗赏析

诗的前两句“石根百尺杉,山眼一片泉”,描绘了山中的自然景观,高大的杉树和清澈的泉水,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为下文的抒情做铺垫。

“倚之道气高,饮之诗思鲜”,进一步描写了诗人与山中景物的互动,倚靠杉树能感受到超凡的气质,饮用泉水能激发诗兴,体现了诗人对山中生活的喜爱和对自然的亲近。

“于此逍遥场,忽奏别离弦”,笔锋一转,从逍遥自在的场景中引出了别离的伤感。在这美好的地方,却要与从叔分别,这种反差更增添了离别的惆怅。

最后一句“却笑薜萝子,不同鸣跃年”,诗人以一种豁达的态度看待从叔的赴举,嘲笑那些隐居山林的人错过了科举的机会,表达了对从叔的鼓励和对科举的期待。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山中美景的赞美和对逍遥生活的留恋,又有对离别的不舍和对从叔的祝福,体现了孟郊诗歌古朴、深沉的风格。

山中送从叔简赴举知识点

孟郊是中唐时期著名诗人,与贾岛并称“郊寒岛瘦”。他的诗歌多写世态炎凉、民间苦难,风格古朴、奇崛。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从隋朝开始实行,到清朝末年废除。科举考试分为多个等级,如乡试、会试、殿试等,考中者可以获得官职。

山中送从叔简赴举讲解

这首诗以山中的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写诗人与从叔的离别,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前半部分对山中景色的描写,不仅是为了营造氛围,也是诗人心境的一种体现。他在山中享受着自然的宁静和自由,但从叔的赴举打破了这种宁静。

“忽奏别离弦”一句,用“忽”字突出了离别的突然,使读者更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失落。而最后一句“却笑薜萝子,不同鸣跃年”,则体现了诗人对从叔的积极态度。他认为从叔去参加科举是一个追求功名、实现抱负的好机会,那些隐居山林的人虽然自在,但错过了这样的机遇。

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孟郊的生活态度和对科举的看法。他虽然生活贫困、仕途不顺,但仍然对科举抱有一定的期望,希望通过科举改变命运。同时,也能感受到他对亲情的重视和对友人的祝福。

网站地图Html版http://www.881023.com 渝ICP备20220143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