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uopinjingxuan
rementuijian
洛阳城头火曈曈,乱兵烧我天子宫。
宫城南面有深山, 尽将老幼藏其间。
重岩为屋橡为食,丁男夜行候消息。
闻道官军犹掠人,旧里如今归未得。
董逃行, 汉家几时重太平。
洛阳城头烈火熊熊燃烧,乱兵焚烧了天子的宫殿。宫城的南面有深山,人们把老人和小孩都藏到了山里。用重重岩石当作房屋,以橡果作为食物,青壮年男子夜里出去探听消息。听说官军还在抢夺百姓财物,故乡如今也回不去了。董逃行啊,汉朝什么时候才能重新恢复太平。
唐朝自安史之乱后,社会动荡不安,藩镇割据,战乱频繁。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某个动荡时期,当时洛阳遭受战乱,百姓生活困苦。诗人通过描绘战乱场景,反映了百姓在战争中的悲惨遭遇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诗的开篇“洛阳城头火曈曈,乱兵烧我天子宫”,以形象的描写展现了洛阳城遭受战乱的惨状,“火曈曈”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渲染出紧张、恐怖的氛围。接着描述百姓躲进深山,以岩为屋、以橡为食的艰难生活,以及丁男夜行探消息的情节,进一步体现了百姓生活的困苦和不安。“闻道官军犹掠人,旧里如今归未得”则揭示了官军的暴行,连官军都抢夺百姓,使得百姓有家难归,加深了诗歌的悲剧色彩。最后一句“董逃行,汉家几时重太平”,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和平的期盼,表达了对社会动荡的不满和忧虑。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这首诗是张籍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从诗歌内容来看,它先描绘了战乱的场景,让读者直观地感受到战争的残酷。然后深入到百姓的生活层面,展现了他们在战争中的无奈和挣扎。“闻道官军犹掠人”这一句是诗的关键,它揭示了社会的黑暗面,不仅仅是叛军作乱,官军也同样危害百姓,使得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最后诗人以期盼太平结尾,表达了人民的心声。通过学习这首诗,我们可以了解到唐代社会动荡时期百姓的生活状况,以及诗人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批判精神。
网站地图Html版http://www.881023.com 渝ICP备20220143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