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张籍其它作品精选

zuopinjingxuan

《董逃行》
分享数:164
朝代: 唐朝 | 作者:张籍 | 类型:写山|写人|

洛阳城头火曈曈,乱兵烧我天子宫。

宫城南面有深山, 尽将老幼藏其间。

重岩为屋橡为食,丁男夜行候消息。

闻道官军犹掠人,旧里如今归未得。

董逃行, 汉家几时重太平。

拼音
dǒng táo háng
[ [ táng cháo ] ] zhāng
luò yáng chéng tóu huǒ tóng tóng , , luàn bīng shāo tiān gōng       
gōng chéng nán miàn yǒu shēn shān , ,        jìn jiāng lǎo yòu cáng jiān       
zhòng yán wéi xiàng wéi shí , , dīng nán háng hòu xiāo       
wén dào guān jun1 yóu luě rén , , jiù jīn guī wèi       
dǒng táo háng , ,        hàn jiā shí zhòng tài píng
董逃行注音
  • dǒng
    táo
    háng
  • [
    [
    táng
    cháo
    ]
    ]
    zhāng
  • luò
    yáng
    chéng
    tóu
    huǒ
    tóng
    tóng
    ,
    ,
    luàn
    bīng
    shāo
    tiān
    gōng
  • gōng
    chéng
    nán
    miàn
    yǒu
    shēn
    shān
    ,
    ,
     
    jìn
    jiāng
    lǎo
    yòu
    cáng
    jiān
  • zhòng
    yán
    wéi
    xiàng
    wéi
    shí
    ,
    ,
    dīng
    nán
    háng
    hòu
    xiāo
  • wén
    dào
    guān
    jun1
    yóu
    luě
    rén
    ,
    ,
    jiù
    jīn
    guī
    wèi
  • dǒng
    táo
    háng
    ,
    ,
     
    hàn
    jiā
    shí
    zhòng
    tài
    píng
董逃行古诗译文

洛阳城头烈火熊熊燃烧,乱兵焚烧了天子的宫殿。宫城的南面有深山,人们把老人和小孩都藏到了山里。用重重岩石当作房屋,以橡果作为食物,青壮年男子夜里出去探听消息。听说官军还在抢夺百姓财物,故乡如今也回不去了。董逃行啊,汉朝什么时候才能重新恢复太平。

董逃行古诗注解
  • 曈曈:形容火势旺盛、明亮的样子。
  • 天子宫:指皇帝居住的宫殿。
  • :即橡果,栎树的果实。
  • 丁男:成年男子。
  • 旧里:故乡。
董逃行创作背景

唐朝自安史之乱后,社会动荡不安,藩镇割据,战乱频繁。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某个动荡时期,当时洛阳遭受战乱,百姓生活困苦。诗人通过描绘战乱场景,反映了百姓在战争中的悲惨遭遇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董逃行古诗赏析

诗的开篇“洛阳城头火曈曈,乱兵烧我天子宫”,以形象的描写展现了洛阳城遭受战乱的惨状,“火曈曈”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渲染出紧张、恐怖的氛围。接着描述百姓躲进深山,以岩为屋、以橡为食的艰难生活,以及丁男夜行探消息的情节,进一步体现了百姓生活的困苦和不安。“闻道官军犹掠人,旧里如今归未得”则揭示了官军的暴行,连官军都抢夺百姓,使得百姓有家难归,加深了诗歌的悲剧色彩。最后一句“董逃行,汉家几时重太平”,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和平的期盼,表达了对社会动荡的不满和忧虑。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董逃行知识点

《董逃行》是乐府旧题,在古代诗歌中常被用来反映社会动荡、战乱等题材。张籍是唐代诗人,他的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语言通俗晓畅,与王建并称“张王乐府”。

董逃行讲解

这首诗是张籍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从诗歌内容来看,它先描绘了战乱的场景,让读者直观地感受到战争的残酷。然后深入到百姓的生活层面,展现了他们在战争中的无奈和挣扎。“闻道官军犹掠人”这一句是诗的关键,它揭示了社会的黑暗面,不仅仅是叛军作乱,官军也同样危害百姓,使得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最后诗人以期盼太平结尾,表达了人民的心声。通过学习这首诗,我们可以了解到唐代社会动荡时期百姓的生活状况,以及诗人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批判精神。

网站地图Html版http://www.881023.com 渝ICP备20220143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