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uopinjingxuan
rementuijian
云水东南两月程,贪归庆节马蹄轻。
春桥欲醉攀花别, 野路闲吟触雨行。
诗价已高犹失意,礼司曾赏会成名。
旧山风月知应好,莫向秋时不到京。
一路云山雾水,东南方向的归程大概需要两个月时间。你急切地赶回家乡庆贺节日,马蹄也显得格外轻快。在春天的桥上,你带着微醉的状态,攀折着花朵与我告别;在野外的小路上,你悠闲地吟诗,却遭遇了细雨。你的诗才已经很高,可还是仕途失意;不过礼部曾经赏识过你,你应该会有成名的机会。故乡的清风明月应该是美好的,但你可不要到了秋天还不回到京城来。
此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张籍的堂弟可能在京城参加科举或谋求发展,但并不顺利,此时打算东归故乡。张籍写这首诗为堂弟送别,在诗中既表达了对堂弟旅途的关切,也对堂弟的才华给予肯定,同时鼓励他不要放弃,继续争取在京城有所作为。
首联“云水东南两月程,贪归庆节马蹄轻”,描绘了堂弟归乡路途遥远,然而他归心似箭,连马蹄都显得轻快,生动地表现出堂弟对家乡和节日的期盼。颔联“春桥欲醉攀花别,野路闲吟触雨行”,通过“春桥”“攀花”“野路”“触雨”等意象,勾勒出一幅富有诗意的送别与归乡画面,展现了堂弟的潇洒和从容。颈联“诗价已高犹失意,礼司曾赏会成名”,诗人对堂弟的才华给予高度评价,同时也为他仕途不顺而感到惋惜,但又坚信他凭借才华终会成名,体现了诗人对堂弟的鼓励和期许。尾联“旧山风月知应好,莫向秋时不到京”,以故乡的美好风景为衬托,劝诫堂弟不要在秋天还不回到京城,暗示他要抓住时机,继续追求功名。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堂弟的惜别之情,又有对他未来的殷切期望。
1. 张籍是中唐时期著名诗人,其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质朴自然。
2. 唐朝科举制度对文人的仕途影响重大,许多文人都希望通过科举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3. 在古代诗歌中,常常用自然景物来烘托人物的情感和心境,如本诗中的“春桥”“野路”“旧山风月”等。
这首诗是张籍送别堂弟之作。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对堂弟的归乡心情和旅途状况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展现出堂弟的急切和潇洒。同时,诗人也关注到堂弟的仕途困境,通过对他诗才的肯定和鼓励,表达了对堂弟的关心和期望。在讲解这首诗时,可以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变化,感受诗歌中所蕴含的亲情和人文关怀。此外,还可以让学生了解唐朝的社会背景和科举制度,加深对诗歌的理解。例如,通过分析“礼司曾赏会成名”一句,让学生明白在唐朝,得到礼部的赏识对于文人的重要性。
网站地图Html版http://www.881023.com 渝ICP备20220143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