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entuijian
才多不肯浪容身,老大诗章转更新。
选得天台山下住,一家全作学仙人。
此诗具体创作背景不详。从诗题《送辛少府任乐安》可知,这是张籍为送友人辛少府前往乐安任职而作。当时辛少府可能仕途有了新的变动,要前往乐安赴任,张籍便写下此诗表达对友人的送别之情和赞美之意。
首句“才多不肯浪容身”,直接赞美友人辛少府才华出众,且有自己的操守和原则,不愿随意迎合世俗来求得安身之所,展现出他的清高和正直。次句“老大诗章转更新”,说明辛少府随着年龄的增长,诗艺不仅没有退步,反而更加精进,诗作愈发新颖独特,体现出他在文学创作上的不断追求和进步。后两句“选得天台山下住,一家全作学仙人”,描绘出辛少府选择在天台山下居住,全家人都过上了如仙人般超凡脱俗的生活,既写出了辛少府对这种闲适、高雅生活的向往和选择,也透露出一种远离尘世喧嚣的逍遥自在。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既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也流露出一种对这种超脱生活的向往之情。
张籍是唐代诗人,他的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质朴自然,语言通俗流畅,与王建并称“张王乐府”。天台山在道教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常被视为神仙居住的地方,因此在古代诗词中常被用来象征超凡脱俗的境界。“少府”是唐代县尉的别称,是县令的属官。
这首诗是张籍送别友人辛少府之作。诗人先从友人的才华和品格入手,赞扬他有才华却不随波逐流,坚守自我。接着提到友人的诗艺随着年龄增长而更加精湛,体现出他在文学上的造诣。最后描述友人选择在天台山下居住,一家人过着像学仙者一样的生活,这既是对友人生活选择的一种肯定和羡慕,也可能是诗人借友人的生活表达自己对那种闲适、高雅生活的向往。在学习这首诗时,我们可以体会到唐代文人之间的情谊,以及他们对文学创作和生活境界的追求。同时,了解诗中的一些文化典故,如天台山的象征意义,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
网站地图Html版http://www.881023.com 渝ICP备20220143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