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张籍其它作品精选

zuopinjingxuan

《寄故人》
分享数:89
朝代: 唐朝 | 作者:张籍 | 类型:写花|写人|

静曲闲房病客居,蝉声满树槿花疏。

故人只在蓝田县,强半年来未得书。

拼音
rén
[ [ táng cháo ] ] zhāng
jìng xián fáng bìng , , chán shēng mǎn shù jǐn 槿 huā shū       
rén zhī zài lán tián xiàn , , qiáng bàn nián lái wèi shū
寄故人注音
  • rén
  • [
    [
    táng
    cháo
    ]
    ]
    zhāng
  • jìng
    xián
    fáng
    bìng
    ,
    ,
    chán
    shēng
    mǎn
    shù
    jǐn
    槿
    huā
    shū
  • rén
    zhī
    zài
    lán
    tián
    xiàn
    ,
    ,
    qiáng
    bàn
    nián
    lái
    wèi
    shū
寄故人古诗译文

我这个生病的人住在幽静曲折的闲房里,满树蝉声喧闹,木槿花却已稀疏。老朋友就在蓝田县,可将近半年都没有收到他的书信。

寄故人古诗注解
  • 静曲:幽静曲折之处。
  • 闲房:闲置的房屋。
  • 病客:生病的人,诗人自指。
  • 槿花:即木槿花,夏秋之交开花,朝开暮落。
  • 蓝田县: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
  • 强半:大半,将近一半。
  • :书信。
寄故人创作背景

具体创作背景不详。但从诗中可推测,当时诗人正生病闲居,环境清幽但也透着孤寂,而此时他想起了在蓝田县的故人,因许久未收到故人书信,于是写下此诗以表思念。

寄故人古诗赏析

首联描绘了一幅静谧又略带凄凉的画面,“静曲闲房”点明诗人居住环境的幽静偏僻,“病客居”则道出了他此时的状态,生病且独自闲居。“蝉声满树”以动衬静,更显环境的寂静,“槿花疏”暗示季节已至夏秋之交,也烘托出一种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觉。

颔联则直接抒发了对故人的思念之情。“故人只在蓝田县”,一个“只”字,强调故人距离并不遥远,本应常通音信,然而“强半年来未得书”,半年多都没有收到故人的书信,这种近在咫尺却音信难通的遗憾和思念之情更加强烈。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对环境的描写和对故人的牵挂,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友情的珍视。

寄故人知识点

张籍是唐代诗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他的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语言通俗浅近,对后世新乐府运动有一定影响。木槿花是一种常见的花卉,在中国文化中也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常象征着坚韧、质朴、永恒、美丽。以景衬情是古诗中常用的表现手法,如本诗中用“蝉声满树槿花疏”的景色来烘托诗人孤寂的心情。

寄故人讲解

这首诗以景起笔,通过描写自己所处的环境,营造出一种孤寂、冷清的氛围,让读者能感受到诗人当时的心境。接着,诗人笔锋一转,直接点明对故人的思念。虽然故人距离自己并不远,但长时间没有收到书信,这种思念之情愈发浓烈。我们在学习这首诗时,要体会诗人如何通过环境描写和情感抒发来表达内心的感受,同时也能了解到唐代诗人对友情的重视以及他们在诗歌创作中细腻的情感表达。

网站地图Html版http://www.881023.com 渝ICP备20220143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