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张籍其它作品精选

zuopinjingxuan

《弱柏院僧影堂》
分享数:111
朝代: 唐朝 | 作者:张籍 | 类型:写人|

弱柏倒垂如线蔓,檐头不见有枝柯。

影堂香火长相续,应得人来礼拜多。

拼音
ruò bǎi yuàn sēng yǐng táng
[ [ táng cháo ] ] zhāng
ruò bǎi dǎo chuí xiàn 线 màn , , yán tóu jiàn yǒu zhī       
yǐng táng xiāng huǒ zhǎng xiàng , , yīng rén lái bài duō
弱柏院僧影堂注音
  • ruò
    bǎi
    yuàn
    sēng
    yǐng
    táng
  • [
    [
    táng
    cháo
    ]
    ]
    zhāng
  • ruò
    bǎi
    dǎo
    chuí
    xiàn
    线
    màn
    ,
    ,
    yán
    tóu
    jiàn
    yǒu
    zhī
  • yǐng
    táng
    xiāng
    huǒ
    zhǎng
    xiàng
    ,
    ,
    yīng
    rén
    lái
    bài
    duō
弱柏院僧影堂古诗译文

柔弱的柏树倒垂下来,像线一样的藤蔓,屋檐的上头看不到柏树枝干。影堂里的香火长久地延续着,应该是前来礼拜的人很多。

弱柏院僧影堂古诗注解
  • 弱柏:指柔弱的柏树。
  • 线蔓:像线一样的藤蔓,形容柏树倒垂的样子。
  • 枝柯:树枝。
  • 影堂:供奉神佛或祖先影像的地方。
  • 香火:香烛的烟火,这里指祭祀用的香火。
  • 相续:连续不断。
弱柏院僧影堂创作背景

具体创作背景不详,但张籍生活在唐朝,当时佛教盛行,寺庙众多。此诗可能是诗人在游览弱柏院僧影堂时有感而发,通过对影堂周边景象及香火情况的描写,表达某种情感。

弱柏院僧影堂古诗赏析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弱柏院僧影堂周围的景象,“弱柏倒垂如线蔓,檐头不见有枝柯”,通过对柔弱柏树倒垂形态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幽、寂寥的氛围,暗示影堂可能少有人打理或年代久远。后两句“影堂香火长相续,应得人来礼拜多”,则与前两句形成反差,虽然环境显得有些冷落,但影堂里的香火却长久不断,说明来此礼拜的人很多,体现出影堂所供奉对象的受人尊崇。整首诗以景衬情,表达了对影堂所蕴含的宗教或精神力量的一种感慨。

弱柏院僧影堂知识点

张籍是唐代诗人,其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他的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语言通俗晓畅。在这首诗中,运用了描写、对比等手法,如以弱柏的冷落之景与影堂香火旺盛形成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弱柏院僧影堂讲解

这首诗先从视觉角度描绘影堂周围的环境,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宁静而略带沧桑的氛围。接着从香火的延续这一细节,揭示出影堂背后所承载的文化和精神意义。它不仅是对影堂的一种描写,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宗教信仰和人们的精神追求。对于理解唐代的宗教文化和诗歌创作风格有一定的帮助。

网站地图Html版http://www.881023.com 渝ICP备20220143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