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uopinjingxuan
rementuijian
嵩山未必怜兰兰,兰兰已受郎君恩。
不须刷帚跳踪走,只拟兰浪出其门。
卢仝生活在唐朝,其诗风独特,多有愤世嫉俗之作。《萧宅二三子赠答诗二十首》可能是卢仝与友人在萧宅聚会时,众人相互赠答所创作的组诗。此诗或许是在特定的聚会情境下,围绕“马兰”这一意象展开的情感抒发,可能反映了当时文人之间的交流与心境。
这首诗以“兰兰”为核心意象,情感表达较为含蓄。前两句“嵩山未必怜兰兰,兰兰已受郎君恩”,通过“嵩山”的“未必怜”与“郎君”的“恩”形成对比,突出了兰兰得到恩情的珍贵。后两句“不须刷帚跳踪走,只拟兰浪出其门”则描绘出一种摆脱困境、向往自由美好的状态。整体来看,诗中可能蕴含着作者对某些事物的感慨,或是对某种境遇的期望。
1. 卢仝是唐代诗人,其诗作风格奇崛,以险怪著称,与孟郊、贾岛等诗人有相似之处。
2. 古诗中常运用意象来寄托情感,如本诗中的“兰兰”“嵩山”等,解读时需要结合诗人的创作意图和时代背景。
3. 赠答诗是古代文人之间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诗歌表达情感、展现才华和交流思想。
这首诗虽然简短,但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意象。从语言上看,诗句简洁却生动,如“刷帚跳踪走”这一描写十分形象。在理解诗意时,我们可以从意象入手,分析每个意象所代表的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嵩山”可能象征着外界的冷漠或权威,而“郎君”则代表着温暖和帮助。兰兰从被驱赶的状态到向往悠然走出,体现了一种情感的转变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同时,结合卢仝的创作风格和当时的社会背景,我们能更好地体会到这首诗所传达的深层情感和思想。
网站地图Html版http://www.881023.com 渝ICP备20220143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