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entuijian
晓凉暮凉树如尽,千山浓绿生云外。
依微香雨青氛氲, 腻叶蟠花照曲门。
金塘闲水摇碧漪,老景沉重无惊飞, 堕红残萼暗参差。
清晨和傍晚的凉意中,树木的枝叶仿佛都要舒展到尽头,千山万岭浓郁的绿色仿佛从云外生发出来。
如丝如缕的香雨营造出一片青色的氤氲,肥腻的叶子和蟠曲的花朵映照在弯曲的门前。
金色池塘里悠闲的水波荡漾着碧绿的涟漪,暮春的景象显得凝重而寂静,没有惊飞的鸟儿,坠落的红花和残败的花萼参差地散落着。
李贺创作《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这组诗时,应是在参加河南府试期间。这组诗以十二个月为线索,分别描绘了每个月的独特景致和氛围。四月的这首诗,展现了暮春时节的自然景象,可能融入了诗人在考试期间对时光流转、自然变化的独特感悟。
整首诗描绘了一幅细腻而富有层次感的暮春画卷。诗的开篇“晓凉暮凉树如尽,千山浓绿生云外”,通过“晓凉”“暮凉”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树如尽”给人一种树木枝叶舒展到极致的感觉,而“千山浓绿生云外”则将视野拓展到广阔的天地,展现出大自然的蓬勃生机。
“依微香雨青氛氲,腻叶蟠花照曲门”,描绘了细雨朦胧中带着花香的景象,“腻叶蟠花”形象地写出了叶子的肥硕和花朵的盘曲之态,“照曲门”则为画面增添了一种静谧的美感。
“金塘闲水摇碧漪,老景沉重无惊飞,堕红残萼暗参差”,以池塘的水波荡漾为背景,“老景沉重”体现出暮春时节的凝重氛围,“无惊飞”强调了环境的寂静,而“堕红残萼”则暗示了春天的逝去,充满了一种时光流逝的惆怅之感。
李贺的诗向来以奇诡瑰丽著称,这首诗也不例外。他运用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语言,将暮春的景色描绘得栩栩如生,同时又蕴含着深刻的情感和对时光的思考。
1. 李贺是唐代著名诗人,其诗作风格独特,多以神话传说、鬼怪灵异为题材,充满奇幻色彩,被后人称为“诗鬼”。
2. 古诗中常用意象来寄托情感和营造氛围,如“堕红残萼”常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
3. 中国古代诗歌注重意境的营造,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来传达诗人的内心感受。
学习这首诗,我们首先要体会李贺独特的语言风格。他用词新奇,如“腻叶”“蟠花”,将叶子和花朵的形态描写得十分生动形象。在理解诗意时,要结合诗中的意象和背景来感受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诗中描绘的暮春景色,既有大自然的生机,又有春天逝去的惆怅,这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敏锐感知。
同时,我们可以学习李贺如何运用环境描写来营造氛围。诗中通过“晓凉暮
网站地图Html版http://www.881023.com 渝ICP备20220143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