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entuijian
滞雨长安夜,残灯独客愁。
故乡云水地,归梦不宜秋。
此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李商隐一生仕途坎坷,长期羁旅漂泊。这首诗可能是他在长安旅居时,因秋雨连绵,触景生情,思念故乡而作。在异乡的雨夜,残灯相伴,更增添了他的孤独和愁绪。
首联“滞雨长安夜,残灯独客愁”,描绘了一幅雨夜孤灯的画面。“滞雨”营造出一种压抑、沉闷的氛围,“残灯”则象征着诗人孤独的心境。“独客愁”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孤独和忧愁。颔联“故乡云水地,归梦不宜秋”,由眼前的孤独之景转而想到故乡。“云水地”给人一种空灵、遥远的感觉,更凸显了故乡的遥远和诗人的思乡之情。“归梦不宜秋”,秋天本就是一个容易引发愁绪的季节,归乡之梦在秋天更显得凄凉。整首诗情景交融,通过对雨夜、残灯等景象的描写,抒发了诗人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李商隐是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他的诗歌风格独特,常常运用象征、暗示等手法,意境朦胧,情感细腻。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善于通过环境描写来烘托情感的特点。同时,“归梦不宜秋”这样的诗句,体现了古人在诗歌创作中对季节意象的运用,秋天常常与忧愁、思乡等情感联系在一起。
这首诗短短二十字,却蕴含了丰富的情感。诗人从眼前的长安雨夜写起,用“滞雨”和“残灯”两个意象,勾勒出一个孤独、凄凉的场景,为下文的思乡之情做铺垫。颔联则直接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归梦不宜秋”一句,将思乡之情与秋天的萧瑟相结合,使情感更加深沉。我们在欣赏这首诗时,要体会诗人借景抒情的手法,感受他在异乡漂泊的孤独和对故乡的眷恋。
网站地图Html版http://www.881023.com 渝ICP备20220143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