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韩柳”。在中国文化史上,其诗、文成就均极为杰出,可谓一时难分轩轾。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分享数:462
朝代: 唐朝 | 作者:柳宗元 | 类型:写人|日出|

汲井漱寒齿,清心拂尘服。

闲持贝叶书,步出东斋读。

真源了无取,妄迹世所逐。

遗言冀可冥,缮性何由熟。

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

日出雾露馀,青松如膏沐。

澹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

拼音
chén chāo shī yuàn chán jīng
[ [ táng cháo ] ] liǔ zōng yuán
jǐng shù hán chǐ 齿 , , qīng xīn chén       
xián chí bèi shū , , chū dōng zhāi       
zhēn yuán le , , wàng shì suǒ zhú       
yán míng , , shàn xìng yóu shú       
dào rén tíng jìng , , tái lián shēn zhú       
chū , , qīng sōng gāo       
dàn rán yán shuō , , yuè xīn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注音
  • chén
    chāo
    shī
    yuàn
    chán
    jīng
  • [
    [
    táng
    cháo
    ]
    ]
    liǔ
    zōng
    yuán
  • jǐng
    shù
    hán
    chǐ
    齿
    ,
    ,
    qīng
    xīn
    chén
  • xián
    chí
    bèi
    shū
    ,
    ,
    chū
    dōng
    zhāi
  • zhēn
    yuán
    le
    ,
    ,
    wàng
    shì
    suǒ
    zhú
  • yán
    míng
    ,
    ,
    shàn
    xìng
    yóu
    shú
  • dào
    rén
    tíng
    jìng
    ,
    ,
    tái
    lián
    shēn
    zhú
  • chū
    ,
    ,
    qīng
    sōng
    gāo
  • dàn
    rán
    yán
    shuō
    ,
    ,
    yuè
    xīn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古诗译文

打井水来漱口刷牙,心清了再拂去衣上的灰尘。悠闲地拿着佛经,信步走出东斋吟咏朗读。佛经的真意世人并无领悟,荒诞的事迹却为人们所追逐。佛的遗言希望能暗合事理,修养本性又怎能学的圆熟。道人禅院庭院十分幽静,青苔的颜色连着竹林深处。太阳出来照着晨雾余露,苍翠松树宛若被洗涤涂沐。清静地难以用言词表达,悟到佛理内心自觉满足。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古诗注解
  • 晨诣:清晨前往。超师院:超师所住的寺院。
  • 汲井:从井里打水。
  • 贝叶书:古代印度人用贝多罗树叶书写佛经,这里代指佛经。
  • 真源:指佛经的真正旨意。
  • 妄迹:荒诞的事迹。
  • 遗言:指佛的教诲。
  • :暗合。
  • 缮性:修养本性。
  • 道人:指超师。
  • 膏沐:本指润发的油脂,这里形容松树在阳光照耀下枝叶润泽的样子。
  • 澹然:宁静的样子。
  • 悟悦:悟道的喜悦。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时期。柳宗元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永州。在永州,他的生活环境艰苦,政治上遭受打击,内心苦闷。他常与僧人交往,试图从佛教中寻求精神寄托,这首诗便是他在这种心境下创作的。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古诗赏析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清晨到超师院读禅经的情景。前半部分写读经,诗人以汲井漱齿、拂尘着衣等行为,表现出对读经的虔诚和庄重。“闲持”“步出”展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姿态。然而,诗人对世人追逐虚妄而不探求佛经真意的现象表示感慨,体现出他对佛教义理的深入思考。后半部分写景,描绘了超师院清幽宁静的环境,青苔、深竹、青松等景物,营造出一种空灵、静谧的氛围。这种环境与诗人读经时的心境相契合,最后诗人悟到佛理,内心感到满足,达到了一种超脱的境界。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对佛教义理的探讨,又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表现出诗人在困境中寻求精神解脱的努力。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知识点

1. 柳宗元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2. 贝叶书是古代印度人用贝多罗树叶书写佛经的书籍,是佛教经典的重要载体。

3. 唐代佛教盛行,许多文人与僧人交往密切,佛教思想对文学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讲解

这首诗以诗人的行踪和心境为线索,先写读经前的准备,体现出对读经的重视。接着在读经过程中,诗人对世人的行为和佛经的真意进行了思考,流露出一种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真理的追求。后半部分的写景并非单纯的描绘自然,而是为了烘托诗人读经后的心境。诗人在清幽的环境中,领悟到了佛理,内心获得了宁静和满足。从艺术手法上看,诗中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将诗人的情感融入到自然景色之中,使诗歌富有意境。同时,诗人通过对读经过程和感悟的描写,展现了自己的思想变化和精神追求。

网站地图Html版http://www.881023.com 渝ICP备20220143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