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韩柳”。在中国文化史上,其诗、文成就均极为杰出,可谓一时难分轩轾。

柳宗元其它作品精选

zuopinjingxuan

《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
分享数:234
朝代: 唐朝 | 作者:柳宗元 | 类型:写雨|写风|写云|

宿云散洲渚,晓日明村坞。

高树临清池,风惊夜来雨。

予心适无事,偶此成宾主。

拼音
hòu xiǎo háng zhì běi chí
[ [ táng cháo ] ] liǔ zōng yuán
xiǔ 宿 yún sàn zhōu zhǔ , , xiǎo míng cūn       
gāo shù lín qīng chí , , fēng jīng lái       
xīn shì shì , , ǒu chéng bīn zhǔ
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注音
  • hòu
    xiǎo
    háng
    zhì
    běi
    chí
  • [
    [
    táng
    cháo
    ]
    ]
    liǔ
    zōng
    yuán
  • xiǔ
    宿
    yún
    sàn
    zhōu
    zhǔ
    ,
    ,
    xiǎo
    míng
    cūn
  • gāo
    shù
    lín
    qīng
    chí
    ,
    ,
    fēng
    jīng
    lái
  • xīn
    shì
    shì
    ,
    ,
    ǒu
    chéng
    bīn
    zhǔ
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古诗译文

夜晚的云霭在洲渚上消散,初升的太阳照亮了村庄。高大的树木矗立在清澈的池塘边,晚风吹来,惊落了昨夜树上的雨滴。我的内心正好没有什么事,偶然间与这美景成为了宾主。

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古诗注解
  • 宿云:隔夜的云。
  • 洲渚:水中小块陆地。
  • 晓日:早晨的太阳。
  • 村坞:村庄。
  • :正好。
  • 偶此:偶然在此。
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期间。当时他政治上遭受挫折,心情苦闷,但在自然中寻求到了慰藉。这首诗描绘了雨后清晨独自漫步到愚溪北池所见的景色,体现了他在逆境中对自然的感悟。

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古诗赏析

诗的前两句“宿云散洲渚,晓日明村坞”,描绘了一幅开阔的景象,宿云消散,晓日初升,给人以清新之感。“高树临清池,风惊夜来雨”,通过高树、清池和风雨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灵动的氛围。最后两句“予心适无事,偶此成宾主”,表达了诗人在这宁静的自然中,忘却烦恼,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心境。整首诗意境清幽,体现了柳宗元诗歌清峻的风格。

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知识点

柳宗元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他的诗歌多抒发被贬后的悲愤之情,风格清峻。愚溪是柳宗元被贬永州后所居之地,他在此写下了许多著名的诗文。

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讲解

这首诗以写景为主,通过对雨后清晨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的美妙。诗人在描绘景色的同时,也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前四句的写景为后两句的抒情做了铺垫,当诗人看到如此美景时,内心的烦恼也随之消散,与自然达成了一种和谐的状态。这种借景抒情的手法是古典诗歌中常用的表现方式,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的心境。

网站地图Html版http://www.881023.com 渝ICP备20220143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