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西山寻辛谔》
分享数:199
朝代: 唐朝 | 作者:孟浩然 | 类型:|写景|写水|写人|读书|写鱼|读书

漾舟寻水便,因访故人居。

落日清川里,谁言独羡鱼。

石潭窥洞彻,沙岸历纡徐。

竹屿见垂钓,茅斋闻读书。

款言忘景夕,清兴属凉初。

回也一瓢饮,贤哉常晏如。

拼音
西 shān xún xīn è
[ [ táng cháo ] ] mèng hào rán
yàng zhōu xún shuǐ biàn 便 yīn fǎng 访 rén       
luò qīng chuān shuí yán xiàn       
shí tán kuī dòng chè shā àn       
zhú 屿 jiàn chuí diào máo zhāi wén shū       
kuǎn yán wàng jǐng qīng xìng shǔ liáng chū       
huí piáo yǐn xián zāi cháng yàn
西山寻辛谔注音
  • 西
    shān
    xún
    xīn
    è
  • [
    [
    táng
    cháo
    ]
    ]
    mèng
    hào
    rán
  • yàng
    zhōu
    xún
    shuǐ
    biàn
    便
    yīn
    fǎng
    访
    rén
  • luò
    qīng
    chuān
    shuí
    yán
    xiàn
  • shí
    tán
    kuī
    dòng
    chè
    shā
    àn
  • zhú
    屿
    jiàn
    chuí
    diào
    máo
    zhāi
    wén
    shū
  • kuǎn
    yán
    wàng
    jǐng
    qīng
    xìng
    shǔ
    liáng
    chū
  • huí
    piáo
    yǐn
    xián
    zāi
    cháng
    yàn
西山寻辛谔古诗译文

我荡着小船寻觅方便的水路,顺势去拜访老朋友的住处。夕阳映照在清澈的河川里,谁说我只会羡慕水中的游鱼。我在石潭边窥探到潭水清澈见底,沿着沙岸缓缓前行。在竹屿处看到有人在垂钓,还听到茅斋中传来读书声。畅快地交谈忘记了天色已晚,清幽的兴致正适合这凉爽的初秋。就像颜回那样一瓢饮的生活,贤德啊,常常能安然自乐。

西山寻辛谔古诗注解
  • 漾舟:划船。
  • 水便:方便的水路。
  • 故人居:老朋友的住处。
  • 羡鱼:典出《淮南子·说林训》:“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此处表示羡慕隐居生活。
  • :窥探,此处有观察之意。
  • 洞彻:清澈见底。
  • 纡徐:从容缓慢的样子。
  • 款言:诚恳地交谈。
  • 景夕:傍晚。
  • 回也一瓢饮,贤哉常晏如:颜回箪食瓢饮,却能安贫乐道,出自《论语·雍也》。这里用来称赞辛谔的贤德。
西山寻辛谔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孟浩然的隐居时期。孟浩然一生渴望入仕施展抱负,却仕途坎坷,在此期间他常隐居山林,与友人交往。这首诗便是他在西山游玩时,去拜访友人辛谔所作,通过描写寻访友人的过程,展现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西山寻辛谔古诗赏析

整首诗意境清幽,充满了闲适的生活气息。开篇点明出游目的,“漾舟寻水便”,自然流畅地引出下文的寻访之旅。“落日清川里”营造出一种宁静悠远的氛围,“谁言独羡鱼”则表明自己并非单纯羡慕隐居,而是有更深的追求。接着,诗人通过“石潭窥洞彻,沙岸历纡徐”描绘了沿途的美景,细腻而生动。“竹屿见垂钓,茅斋闻读书”展现了友人隐居生活的闲适与高雅。最后,诗人以颜回自比,表达了对友人贤德的赞美和对这种安贫乐道生活的向往。

西山寻辛谔知识点

1. 孟浩然是唐代山水田园派诗人,与王维并称“王孟”,其诗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

2. “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这一典故常用来比喻只有愿望而没有措施,对事情毫无好处。在本诗中,“羡鱼”有羡慕隐居生活之意。

3. “回也一瓢饮,贤哉常晏如”出自《论语·雍也》,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之一,他安贫乐道的精神被后世所推崇。

西山寻辛谔讲解

这首诗是孟浩然的经典之作,通过对寻访友人过程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贤德的赞美。从艺术手法上看,诗人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如“落日清川里”“石潭窥洞彻”等诗句,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自然景色之中,使诗歌更具感染力。同时,诗中运用了典故,如“羡鱼”“回也一瓢饮”等,丰富了诗歌的内涵。在学习这首诗时,我们可以体会到唐代山水田园诗的独特魅力,感受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网站地图Html版http://www.881023.com 渝ICP备20220143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