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uopinjingxuan
rementuijian
漾舟寻水便,因访故人居。
落日清川里,谁言独羡鱼。
石潭窥洞彻,沙岸历纡徐。
竹屿见垂钓,茅斋闻读书。
款言忘景夕,清兴属凉初。
回也一瓢饮,贤哉常晏如。
我荡着小船寻觅方便的水路,顺势去拜访老朋友的住处。夕阳映照在清澈的河川里,谁说我只会羡慕水中的游鱼。我在石潭边窥探到潭水清澈见底,沿着沙岸缓缓前行。在竹屿处看到有人在垂钓,还听到茅斋中传来读书声。畅快地交谈忘记了天色已晚,清幽的兴致正适合这凉爽的初秋。就像颜回那样一瓢饮的生活,贤德啊,常常能安然自乐。
此诗创作于孟浩然的隐居时期。孟浩然一生渴望入仕施展抱负,却仕途坎坷,在此期间他常隐居山林,与友人交往。这首诗便是他在西山游玩时,去拜访友人辛谔所作,通过描写寻访友人的过程,展现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意境清幽,充满了闲适的生活气息。开篇点明出游目的,“漾舟寻水便”,自然流畅地引出下文的寻访之旅。“落日清川里”营造出一种宁静悠远的氛围,“谁言独羡鱼”则表明自己并非单纯羡慕隐居,而是有更深的追求。接着,诗人通过“石潭窥洞彻,沙岸历纡徐”描绘了沿途的美景,细腻而生动。“竹屿见垂钓,茅斋闻读书”展现了友人隐居生活的闲适与高雅。最后,诗人以颜回自比,表达了对友人贤德的赞美和对这种安贫乐道生活的向往。
1. 孟浩然是唐代山水田园派诗人,与王维并称“王孟”,其诗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
2. “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这一典故常用来比喻只有愿望而没有措施,对事情毫无好处。在本诗中,“羡鱼”有羡慕隐居生活之意。
3. “回也一瓢饮,贤哉常晏如”出自《论语·雍也》,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之一,他安贫乐道的精神被后世所推崇。
这首诗是孟浩然的经典之作,通过对寻访友人过程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贤德的赞美。从艺术手法上看,诗人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如“落日清川里”“石潭窥洞彻”等诗句,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自然景色之中,使诗歌更具感染力。同时,诗中运用了典故,如“羡鱼”“回也一瓢饮”等,丰富了诗歌的内涵。在学习这首诗时,我们可以体会到唐代山水田园诗的独特魅力,感受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网站地图Html版http://www.881023.com 渝ICP备20220143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