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被钥空房。爱好研究广泛: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他出身于一个“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因家庭的衰败饱尝人世辛酸,后以坚韧不拔之毅力,历经多年艰辛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

曹雪芹其它作品精选

zuopinjingxuan

《薄命司对联》
分享数:141
朝代: 清朝 | 作者:曹雪芹 | 类型:写花|

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

拼音
báo mìng duì lián
[ [ qīng cháo ] ] cáo xuě qín
chūn hèn qiū bēi jiē , , huā róng yuè mào wéi shuí yán
薄命司对联注音
  • báo
    mìng
    duì
    lián
  • [
    [
    qīng
    cháo
    ]
    ]
    cáo
    xuě
    qín
  • chūn
    hèn
    qiū
    bēi
    jiē
    ,
    ,
    huā
    róng
    yuè
    mào
    wéi
    shuí
    yán
薄命司对联古诗译文

春天的遗憾、秋天的悲伤都是自己招来的,那如花似月的容貌又是为谁而美丽呢?

薄命司对联古诗注解
  • 春恨秋悲:泛指春秋季节的感伤情绪,在文学中常用来表达忧愁、哀怨等情感。
  • 自惹:自己招惹来的,强调情感的产生源于自身。
  • 花容月貌: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像鲜花和明月一样动人。
  • :美丽、娇艳。
薄命司对联创作背景

《薄命司对联》出自清代曹雪芹所著的《红楼梦》。薄命司是贾宝玉在太虚幻境中看到的一个地方,这里记录着金陵十二钗等众多女子的命运。此对联置于薄命司中,与《红楼梦》整体所描绘的众多女子的悲剧命运相呼应,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女性的悲惨遭遇和无奈。

薄命司对联古诗赏析

这副对联短短两句,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浓厚的悲剧色彩。“春恨秋悲皆自惹”,揭示了女子们的忧愁和悲伤往往是自己内心的情感纠葛所致,她们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内心充满了无奈和痛苦。“花容月貌为谁妍”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悲剧感,即使女子拥有美丽的容颜,在那个时代也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不知道自己的美丽是为谁而存在。整副对联为《红楼梦》中众多女子的悲剧命运定下了基调,也引发了读者对封建社会女性命运的深刻思考。

薄命司对联知识点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从多个角度描写了18世纪上半叶中国封建社会的生活百态。“薄命司”是《红楼梦》中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地方,代表着女性的悲惨命运。这副对联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通过“春恨秋悲”的自然景象来抒发人物的情感。

薄命司对联讲解

从文学角度看,这副对联对仗工整,“春恨秋悲”对“花容月貌”,“皆自惹”对“为谁妍”,形式上非常整齐美观。从内容上看,它揭示了《红楼梦》的一个重要主题——女性的悲剧命运。在封建社会,女性的地位低下,她们的命运往往不由自己掌控,即使有如花的容颜,也难以逃脱悲惨的结局。这副对联就像是一把钥匙,帮助我们打开了理解《红楼梦》中女性悲剧命运的大门。

网站地图Html版http://www.881023.com 渝ICP备20220143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