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赋开篇点明思妇与游子分别已久,为全文奠定了悲伤的基调。接着通过描写思妇登楼所见之景,如远树、平原、山水等,展现出一种空旷、寂寥的氛围,也暗示了思妇内心的迷茫和孤独。在描写秋景时,作者运用了多种感官描写,如“日黯黯而将暮,风骚骚而渡河”,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营造出一种凄凉、萧瑟的氛围,进一步烘托了思妇的愁情。“妾怨回文之锦,君思出塞之歌”一句,将思妇和游子的情感进行对比,突出了两人虽然相隔甚远,但都在深深思念对方。最后以“春日迟迟犹可至,客子行行终不归”结尾,将思妇的哀怨推向了高潮,表达了她对游子归来的绝望和无奈。整体来看,这篇赋通过景与情的交融,生动地展现了思妇的内心世界,是一篇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