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刘禹锡和李六侍御关于文宣王庙释奠之作。释奠是古代在学校设置酒食以奠祭先圣先师的一种典礼。在当时,孔子已经被尊为文宣王,各地会举行释奠仪式来祭祀孔子。李六侍御在参与释奠仪式时有所感慨而作诗,刘禹锡便写下此诗相和。在唐朝,儒家思想依然有着重要的地位,虽然佛道也很兴盛,但朝廷对孔子的尊崇依然不减,释奠等祭祀活动也是维护儒家正统地位的一种方式。刘禹锡通过此诗表达了对孔子生不逢时的感慨以及对当时尊孔仪式的看法。
这首诗是刘禹锡和李六侍御关于文宣王庙释奠之作。释奠是古代在学校设置酒食以奠祭先圣先师的一种典礼。在当时,孔子已经被尊为文宣王,各地会举行释奠仪式来祭祀孔子。李六侍御在参与释奠仪式时有所感慨而作诗,刘禹锡便写下此诗相和。在唐朝,儒家思想依然有着重要的地位,虽然佛道也很兴盛,但朝廷对孔子的尊崇依然不减,释奠等祭祀活动也是维护儒家正统地位的一种方式。刘禹锡通过此诗表达了对孔子生不逢时的感慨以及对当时尊孔仪式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