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大全
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典籍
成语
知识
首 页
专 题
名言名句
古典文学
成语大全
知识大全
诗词大全
古诗辞赋
诗词译文
诗词鉴赏
诗文作者
作者生平
作者成就
作者介绍
文学古籍
古籍译文
古籍注释
古籍读解
搜 索
在线词典
首页
名句大全
肃肃避暑宫,石殿秋日冷。注音/解析/接龙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其它作品精选
zuopinjingxuan
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
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
谁怜东坡老,独看南海灯。
故人隐山麓,燕坐销床棱。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
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
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
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
南合沅、湘 ,北合汉沔,其势益张。
热门推荐
rementuijian
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
热度:91
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
热度:85
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
热度:76
南合沅、湘 ,北合汉沔,其势益张。
热度:70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
热度:63
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
热度:61
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
热度:58
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
热度:54
尺书千里至,辍食手自开。
热度:3
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
热度:230
肃肃避暑宫,石殿秋日冷。
分享
朝代:宋朝
|
作者:苏辙
|
出自:
《登嵩山十首 将军柏》
点击数:
原文
肃肃避暑宫,石殿秋日冷。
凛然中庭柏,气压千夫整。
风声答万壑,云色通诸岭。
材大难为工,甘与蓬蒿屏。
名句注音
sù
肃
sù
肃
bì
避
shǔ
暑
gōng
宫
,
,
shí
石
diàn
殿
qiū
秋
rì
日
lěng
冷
。
。
名句接龙
冷露滴梦破,峭风梳骨寒。
--
来自《秋月颜色冰,老客志气单。》
冷眼向洋看世界, 热风吹雨洒江天。
--
来自《七律》
冷香萦遍红桥梦,梦觉城笳。
--
来自《采桑子(冷香萦遍红桥梦)》
冷清清地, 便逢欢、 也则不情不绪。
--
来自《念奴娇(冷清清地)》
冷红叶叶下塘秋,长与行云共一舟。
--
来自《忆王孙(冷红叶叶下塘秋)》
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
--
来自《无题(冷雨幽窗不可听)》
冷箭何处来,棘针风骚劳。
--
来自《寒地百姓吟(为郑相其年居河南畿内百姓大蒙矜恤)》
冷气入疮痛,夜来痛如何。
--
来自《访疾》
冷碧新秋水,残红半破莲。
--
来自《龙昌寺荷池》
冷巷闭门无客到, 暖檐移榻向阳眠。
--
来自《题新居寄元八》
冷似雀罗虽少客, 宽于蜗舍足容身。
--
来自《题新居,寄宣州崔相公(所居南邻即崔家池)》
冷落若为留客住,冰池霜竹雪髯翁。
--
来自《寒亭留客》
冷竹风成韵,荒街叶作堆。
--
来自《初冬即事忆皇甫十》
冷日微烟渭水愁,翠华宫树不胜秋。
--
来自《冷日过骊山(一作孟迟诗)》
冷日微烟渭水愁,华清宫树不胜秋。
--
来自《过骊山(一作赵嘏诗)》
冷天侵极戍,寒月对行舟。
--
来自《回文》
冷酒一杯相劝频,异乡相遇转相亲。
--
来自《鄂渚清明日与乡友登头陀山》
冷烟轻淡傍衰丛,此夕秦淮驻断蓬。
--
来自《金陵夜泊》
冷曹孤宦本相宜,山在墙南落照时。
--
来自《小北厅闲题》
冷宴殷勤展小园,舞鞇柔软彩虬盘。
--
来自《重和》
网站地图Html版
http://www.881023.com
渝ICP备20220143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