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注解
点击数:111
原文《论语十二章
朝代:先秦 | 作者:佚名 | 类型:写水 哲理 写人 初中文言文 写云 写云 哲理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
  (2)时习:按时温习。时,按时。
  (3)不亦说乎:不是很愉快吗?不亦……乎,常用于表示委婉的反问。说,同“悦”,愉快。
  (4)愠:生气,恼怒。
  (5)君子:指有才德的人。
  (6)曾子:姓曾,名参(shēn),字子舆,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
  (7)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三,泛指多次。一说,实指,即下文所说的三个方面。省,自我检查、反省。
  (8)为人谋:替人谋划事情。
  (9)忠:竭尽自己的心力。
  (10)信:诚信。
  (11)传:传授,这里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12)温:温习。
  (13)故:形容词用作名词,指学过的知识。
  (14)新:形容词用作名词,指新的理解和体会。
  (15)为(wéi):动词,做,担任。
  (16)矣:语气词,表陈述。
  (17)则:连词,相当于“就”“便”。
  (18)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19)殆:疑惑。
  (20)由:仲由,字子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门生,以政事见称。
  (21)诲:教,传授。
  (22)女:同“汝”,你。
  (23)乎:语音助词。
  (24)是知(zhì)也:同“智”,聪明。
  (25)贤:贤人,贤德的人。
  (26)焉:句末语气词。
  (27)省:反省,检查。
  (28)焉:于此,意思是“在其中”。
  (29)善者:好的方面。
  (30)弘毅:弘,宽广;毅,坚强。
  (31)任:担当。
  (32)道:路。
  (33)然:然,这样。
  (34)凋:凋零。
  (35)终身: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