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马长城窟行讲解
点击数:0
原文《饮马长城窟行
朝代:魏晋 | 作者:陈琳 | 类型:写水 写马 写人 长城

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

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

」「官作自有程,举筑谐汝声!」「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佛郁筑长城?」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

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

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

善事新姑嫜,时时念我故夫子。

」报书往边地:「君今出言一何鄙!」「身在祸难中,何为稽留他家子?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

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结发行事君,慊慊心意关。

这首诗围绕着长城修筑这一历史事件展开,通过描写士卒的悲惨遭遇和他们与家人之间的情感纠葛,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劳役制度对人民的迫害。从艺术表现手法上看,它采用了多种技巧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

首先是环境描写,如“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通过寒冷的水和受伤的马骨,营造出一种压抑、悲惨的氛围,让读者能够感受到士卒们所处环境的恶劣。其次是对话的运用,士卒与长城吏的对话,展现了双方的矛盾和冲突,突出了士卒们的无奈和愤怒;士卒与妻子的书信往来,则细腻地刻画了他们之间复杂的情感,既有对彼此的关爱,又有对命运的无奈。

在思想内涵方面,这首诗具有深刻的社会批判意义。它揭示了统治者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不顾人民的死活,大规模征发劳役,导致无数家庭破碎、人民生活困苦的社会现实。同时,也表达了人民对和平、自由生活的渴望。

对于我们来说,这首诗不仅让我们了解了古代社会的历史和文化,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劳动人民的苦难和他们的反抗精神。在欣赏诗歌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反思历史,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