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观察使故相国袁公挽歌三首古诗赏析
点击数:0
原文《河南观察使故相国袁公挽歌三首
朝代:唐朝 | 作者:刘禹锡 | 类型:写风 写水 写人 凄凉 洞庭 写羊

五驱龙虎节,一入凤凰池。

令尹自无喜,羊公人不疑。

天归京兆日,叶下洞庭时。

湘水秋风至,凄凉吹素旗。

丹旐发江皋,人悲雁亦号。

湘南罢亥市,汉上改词曹。

表墓双碑立,尊名一字褒。

尝闻平楚狱,为报里门高。

返葬三千里,荆衡达帝畿。

逢人即故吏,拜奠尽沾衣。

地得青乌相,宾惊白鹤飞。

五公碑尚在,今日亦同归。

这三首挽歌情感真挚,通过对袁公生平的回顾和对其去世场景的描写,展现了袁公的高尚品德和卓越功绩,同时也抒发了诗人的悲痛之情。

在第一首中,“五驱龙虎节,一入凤凰池”概括了袁公的仕途经历,突出其地位的显赫。“令尹自无喜,羊公人不疑”将袁公比作令尹和羊祜,赞美他的品德高尚,不骄不躁,深得人心。“天归京兆日,叶下洞庭时”以景衬情,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暗示袁公的离世。最后“湘水秋风至,凄凉吹素旗”进一步渲染了悲痛的气氛。

第二首诗描述了袁公葬礼的场景,“丹旐发江皋,人悲雁亦号”通过描写人和雁的悲痛,衬托出人们对袁公的哀悼之情。“湘南罢亥市,汉上改词曹”从侧面反映了袁公的影响力,他的去世让当地的社会生活都受到了影响。“表墓双碑立,尊名一字褒”则体现了袁公的功绩得到了认可和褒奖。“尝闻平楚狱,为报里门高”讲述了袁公曾经公平断案,为家族带来了荣耀。

第三首诗着重描写了归葬的路途和墓地的情况。“返葬三千里,荆衡达帝畿”说明归葬路途遥远,体现了对袁公的重视。“逢人即故吏,拜奠尽沾衣”通过描写旧部的悲痛,进一步表达了对袁公的怀念。“地得青乌相,宾惊白鹤飞”以墓地的吉相和仙鹤的出现,增添了一种神秘的氛围,也暗示了袁公的不凡。最后“五公碑尚在,今日亦同归”将袁公与历史上的五位名人相提并论,高度评价了他的地位和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