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的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展现了正月的早春景象。诗的开篇“上楼迎春新春归,暗黄著柳宫漏迟”,通过“上楼迎春”这一动作,营造出一种期待新春的氛围,而“暗黄著柳”则细腻地捕捉到了柳树在早春时节开始泛出淡黄的微妙变化,“宫漏迟”又增添了一种静谧、悠长的感觉,仿佛时间也在等待春天的完全到来。
“薄薄淡霭弄野姿,寒绿幽风生短丝”,描绘了郊野间的景色,“薄薄淡霭”“寒绿幽风”等词语,充满了奇幻和灵动的色彩,将早春的那种若有若无的生机展现得淋漓尽致。“弄野姿”赋予了淡霭一种活泼的姿态,“生短丝”则形象地写出了柳丝在微风中生长的动态。
“锦床晓卧玉肌冷,露脸未开对朝暝”,从室外的景色转到室内的场景,“锦床”与“玉肌冷”形成了一种反差,暗示了主人公的孤独和清冷。“露脸未开对朝暝”,将未开放的花朵拟人化,它从早到晚地伫立着,仿佛也在等待着春天的进一步绽放,也可能象征着诗人自己怀才不遇、等待时机的心境。
最后“官街柳带不堪折,早晚菖蒲胜绾结”,“官街柳带不堪折”说明此时柳带还未到可以随意攀折的时节,而“早晚菖蒲胜绾结”则表达了对未来的一种期待,菖蒲在夏季生长旺盛,这里可能寓意着未来会有更美好的时光和机遇。
整首诗充满了李贺独特的奇幻色彩和细腻的情感表达,通过对正月景色的描写,不仅展现了早春的生机与希望,也隐隐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