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柳宗元被贬永州时的作品,反映了他在困境中复杂的心境。从诗歌内容来看,我们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来理解。首先,开头四句交代了自己被贬到偏远之地,来到法华寺的情景,表达了他内心的苦闷和无奈。接着,描写了西亭的地势和修建过程,展现了他在艰苦环境中积极作为的态度。然后,描绘了西亭周围的美景,这部分是诗歌的精华所在,通过对山水、夕阳、荷花等自然景观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清幽的氛围,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在欣赏美景的过程中,诗人暂时忘却了烦恼,心情得到了舒缓。然而,诗歌的结尾又回到了现实,离别的愁绪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涌上心头,使他不得不面对被贬的残酷现实。从艺术特色上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景交融的手法运用得十分娴熟。诗人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山水描写之中,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他内心的起伏变化。同时,诗中的一些比喻和描写也非常生动形象,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