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 唐朝 | 作者:李白 | 类型:|写山|写水|长江|送别|思乡|初中古诗|唐诗三百首|故乡|行舟|写云|月下|思乡|长江|写云|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dù
渡
jīng
荆
mén
门
sòng
送
bié
别
[
[
táng
唐
cháo
朝
]
]
lǐ
李
bái
白
dù
渡
yuǎn
远
jīng
荆
mén
门
wài
外
,
,
lái
来
cóng
从
chǔ
楚
guó
国
yóu
游
。
。
shān
山
suí
随
píng
平
yě
野
jìn
尽
,
,
jiāng
江
rù
入
dà
大
huāng
荒
liú
流
。
。
yuè
月
xià
下
fēi
飞
tiān
天
jìng
镜
,
,
yún
云
shēng
生
jié
结
hǎi
海
lóu
楼
。
。
réng
仍
lián
怜
gù
故
xiāng
乡
shuǐ
水
,
,
wàn
万
lǐ
里
sòng
送
háng
行
zhōu
舟
。
。
-
dù
渡
jīng
荆
mén
门
sòng
送
bié
别
-
[
[
táng
唐
cháo
朝
]
]
lǐ
李
bái
白
-
dù
渡
yuǎn
远
jīng
荆
mén
门
wài
外
,
,
lái
来
cóng
从
chǔ
楚
guó
国
yóu
游
。
。
-
shān
山
suí
随
píng
平
yě
野
jìn
尽
,
,
jiāng
江
rù
入
dà
大
huāng
荒
liú
流
。
。
-
yuè
月
xià
下
fēi
飞
tiān
天
jìng
镜
,
,
yún
云
shēng
生
jié
结
hǎi
海
lóu
楼
。
。
-
réng
仍
lián
怜
gù
故
xiāng
乡
shuǐ
水
,
,
wàn
万
lǐ
里
sòng
送
háng
行
zhōu
舟
。
。
译文在荆门之外的西蜀沿江东下,我来到那古时楚国之地游历。重山随着荒野出现渐渐逝尽,长江流进了广阔无际的原野。月影倒映江中像是飞来天镜,云彩变幻无穷结成海市蜃楼。我依然怜爱这来自故乡之水,不远万里来送我东行的小舟。
注释⑴荆门:山名,位于今湖北省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对峙,地势险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称。山形上合下开,状若门.⑵远:远自。 ⑶楚国:楚地,今湖北、河南一带。其地春秋、战国时属楚国境域。⑷平野:平坦广阔的原野。⑸江:长江。大荒:广阔无际的田野。⑹月下飞天镜:明月映入江水,如同飞下的天镜。下:移下,下来。⑺海楼:海市蜃楼,海市蜃楼,亦称“蜃景”,是光线经过不同密度的空气层,发生显著折射时,把远处景物显示在空中或地面的奇异幻景。这里状写江上云雾的变幻多姿。这里形容江上云霞的美丽景象。⑻仍:依然。怜:怜爱。一本作“连”。故乡水:指从四川流来的长江水。因诗人从小生活在四川,把四川称作故乡。⑼万里:喻行程之远。
这首诗是诗仙李白青年时期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家乡而作,这在学术界没有争议,但具体作年有多种说法,主要有三种:一说作于公元724年(开元十二年),二说作于公元725年(开元十三年),三说作于公元726年(开元十四年)。根据郁贤皓的说法,李白是在公元724年(开元十二年)辞亲远游。诗人从“五岁诵六甲”起,直至远渡荆门,一向在四川生活,读书于戴天山上,游览峨眉,隐居青城,对蜀中的山山水水怀有深挚的感情,这次离别家乡,发青溪,向三峡,下渝州,渡荆门,轻舟东下,意欲“南穷苍梧,东涉溟海”。这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漫游全国,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