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entuijian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
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
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其雨其雨,杲杲出日。
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
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我的丈夫真威猛,是一国的英雄豪杰。我的丈夫手持殳,做了君王的先锋。自从丈夫去东征,我头发散乱像飞蓬。难道没有润发油?我打扮好给谁看呢!天天盼下雨,太阳却高高挂天上。一心只把丈夫想,想得我头痛也心甘。哪儿能找到忘忧草?我要把它种在北堂。一心只把丈夫想,想得我心病难安康。
《伯兮》是一首思妇诗,创作于先秦时期。当时战争频繁,许多男子被征调去打仗,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对出征丈夫的思念之情。她的丈夫在战场上英勇作战,她独守空闺,心中充满了对丈夫的牵挂和担忧。
这首诗以一位女子的口吻,细腻地刻画了她对出征丈夫的思念。开篇通过夸赞丈夫的英勇,展现了女子对丈夫的自豪之情。接着描述丈夫出征后自己的生活状态,“首如飞蓬”“谁适为容”生动地表现出女子因思念丈夫而无心梳妆的状态。“其雨其雨,杲杲出日”以景衬情,女子盼雨却只见日出,象征着她盼夫归却不得的失望。最后,女子渴望找到忘忧草,却依然无法排解心中的忧愁,将思念之情推向了高潮。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共311篇。《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伯兮》属于《诗经·卫风》。
这首诗先描绘了女子眼中丈夫的形象,突出丈夫的英勇和杰出,展现出女子对丈夫的欣赏和爱慕。然后通过描写女子在丈夫出征后的生活细节,如不梳妆、盼雨等,将她的思念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从赞美到思念的情感转变,使诗歌的情感更加丰富和立体。在表现手法上,运用了赋、比、兴的手法,如“首如飞蓬”是比喻,“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是兴,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网站地图Html版http://www.881023.com 渝ICP备20220143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