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entuijian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
既见君子,云胡不夷?风雨潇潇,鸡鸣胶胶。
既见君子,云胡不瘳?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风雨交加冷凄凄,窗外鸡鸣声不停。终于看见君子归,心里怎能不平静。风雨交加声潇潇,窗外鸡鸣声声绕。终于看见君子归,心病怎能不好掉。风雨交加昏天地,窗外鸡鸣声不息。终于看见君子归,心里怎能不欢喜。
关于此诗的创作背景,说法不一。一种观点认为这是一首妻子盼丈夫归来的诗,在风雨交加的夜晚,妻子独自等待丈夫,当丈夫终于出现时,她的心情由焦虑转为喜悦。也有观点认为这是写一位女子在乱世中见到君子而心生欢喜的情景。
这首诗以风雨为背景,通过描写风雨交加的夜晚,女子听到鸡鸣,终于见到君子的情景,生动地表现了女子的心理变化。诗中三次重复“既见君子,云胡不……”的句式,强化了女子见到君子后的喜悦之情。风雨的描写不仅渲染了环境的凄凉,也衬托出女子内心的孤独和焦虑,而君子的出现则如黑暗中的光明,驱散了女子的阴霾。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这首诗采用了重章叠唱的手法,每章的结构基本相同,只是更换了几个词语,这是《诗经》中常见的表现手法。通过这种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同时也深化了诗歌的主题。诗中的风雨和鸡鸣是典型的意象,风雨象征着生活的艰难和不确定性,鸡鸣则象征着希望和曙光。女子在风雨交加的夜晚等待君子,当听到鸡鸣时,她心中燃起了希望,而君子的出现则让她的希望变成了现实。这种以景衬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网站地图Html版http://www.881023.com 渝ICP备20220143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