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entuijian
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
傍能行仁义,莫若妾自知。
众口铄黄金,使君生别离。
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
想见君颜色,感结伤心脾。
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
莫以豪贤故,弃捐素所爱?莫以鱼肉贱,弃捐葱与薤?莫以麻枲贱,弃捐菅与蒯?出亦复何苦,入亦复何愁。
边地多悲风,树木何修修!从君致独乐,延年寿千秋。
蒲草生长在我的池塘里,它的叶子是多么的茂盛。你若能施行仁义,还不如我自己更了解你。众人的言论能熔化黄金,让你我生生分离。想起你离我而去的时候,我独自忧愁常常痛苦悲伤。想象着你的容颜,心中郁结,伤心不已。思念你常常让我痛苦悲伤,夜夜都不能入睡。不要因为豪贤的缘故,就抛弃以前所爱的人;不要因为鱼肉廉价,就抛弃葱和薤;不要因为麻枲低贱,就抛弃菅草和蒯草。出门也痛苦,进门也忧愁。边疆多悲凉的风,树木多么萧索!愿你能独自快乐,延年益寿千秋万代。
关于《塘上行》的创作背景,有多种说法。一种观点认为是曹操的夫人卞夫人所作,表达了被丈夫冷落的哀怨之情;另一种说法认为是曹操所作,抒发了他内心的感慨和情感。由于历史资料有限,具体的创作背景难以确切考证,但从诗的内容来看,是一首充满哀怨与思念之情的诗歌。
这首诗情感真挚深沉,通过比兴的手法,以蒲草起兴,描绘出一幅茂盛而美好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忧愁形成鲜明的对比。诗中用“众口铄黄金”来比喻谗言的可怕,形象地表现了诗人被误解、被疏远的痛苦。诗人反复倾诉对对方的思念和哀怨,如“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想见君颜色,感结伤心脾”等,将女子的柔情与痛苦展现得淋漓尽致。结尾处“从君致独乐,延年寿千秋”,既有无奈的祝福,也透露出一丝哀怨和决绝。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1. 比兴手法:诗歌开篇以蒲草起兴,引出下文诗人的情感。比兴是中国古代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通过对自然景物或事物的描写,来寄托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2. 乐府诗:《塘上行》是一首乐府诗,乐府诗是古代可以配乐演唱的诗歌,形式较为自由,内容广泛,多反映社会生活和人民的情感。
3. 魏晋文学:魏晋时期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重要阶段,诗歌风格多样,情感表达更加细腻,文人开始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和个性的展现。
这首《塘上行》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代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诗的开头通过描绘蒲草的茂盛,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但诗人却在这样的美景中感到孤独和忧愁,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众口铄黄金”一句,揭示了社会中谗言的危害,也暗示了诗人被误解的处境。接下来,诗人用大量的篇幅倾诉自己对对方的思念和痛苦,如“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想见君颜色,感结伤心脾”等,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孤独哀怨的女子形象。诗中的三个“莫以……弃捐……”的排比句,强调了不要因为外在的因素而抛弃曾经的感情,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执着和渴望。最后,诗人以“从君致独乐,延年寿千秋”结尾,表面上是祝福对方,实际上却饱含着无奈和哀怨。这首诗不仅是一首爱情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实问题,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
网站地图Html版http://www.881023.com 渝ICP备20220143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