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entuijian
吁嗟此转蓬,居世何独然!长去本根逝,宿夜无休闲。
东西经七陌,南北越九阡。
卒遇回风起,吹我入云间。
自谓终天路,忽然下沉泉。
惊接我出,故归彼中田。
当南而更北,谓东而反西。
宕宕当何依,忽亡而复存。
飘飘周八泽,连翩历五山。
流转无恒处,谁知吾苦艰?愿为中林草,秋随野火燔。
糜灭岂不痛?愿与根荄连。
可叹这随风飘转的蓬草,活在世上为何单单如此艰难!永远离开自己的根不断漂泊,日日夜夜都得不到休闲。东西漂泊经过了无数的道路,南北闯荡跨越了无数的田埂。突然遇上回旋的大风刮起,把我吹到了云彩之间。自以为已踏上了天路,忽然又坠入了深泉。惊风把我从泉中救起,依旧送回到那田野中间。本应向南却又转向北,说要往东却又反朝西。飘飘荡荡我该依靠何方,一会儿似乎要灭亡一会儿又还生存。轻飘飘地环绕了八方的湖泽,接连不断地经历了五座名山。流转不定没有固定的处所,谁能知道我的痛苦和艰难?我愿做林中的一棵小草,秋天随着野火一起被焚烧。粉身碎骨难道不痛苦?只愿能与根须紧紧相连。
曹植一生热衷政治,怀抱着“戮力上国,流惠下民”的壮志。然而,他的政治抱负却在曹丕、曹叡父子的猜忌、迫害下无法实现。他多次被贬爵移封,如同转蓬一般漂泊不定。这首《吁嗟篇》便是他在这种处境下创作的,以转蓬自喻,抒发了自己身世飘零、命运坎坷的痛苦。
这首诗以转蓬为喻,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自己辗转漂泊、居无定所的生活遭遇。诗中通过描写转蓬的“长去本根”“宿夜无休闲”“流转无恒处”,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无奈和悲哀。同时,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由、安定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能够与根相连、有所依托的渴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凄凉,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1. 曹植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以其情感真挚、辞藻华丽、意境深远而著称。
2. “转蓬”是古诗中常见的意象,常用来比喻漂泊不定的游子或身世坎坷的人。
3. 这首诗运用了比兴的手法,以转蓬自比,兴起自己身世飘零的感慨。
《吁嗟篇》是曹植后期的代表作之一。诗的开篇以“吁嗟此转蓬,居世何独然”发出强烈的感叹,奠定了全诗悲怆的基调。接着,诗人详细地描写了转蓬的漂泊历程,从“东西经七陌,南北越九阡”到“飘飘周八泽,连翩历五山”,通过一系列具体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转蓬的漂泊不定,也暗示了诗人自己的坎坷命运。“流转无恒处,谁知吾苦艰”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宁愿像中林草一样与根相连,即使被野火焚烧也在所不惜的愿望,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现了诗人对安定生活的向往和对亲情、友情的珍视。
网站地图Html版http://www.881023.com 渝ICP备20220143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