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曹植其它作品精选

zuopinjingxuan

《吁嗟篇》
分享数:183
朝代: 魏晋 | 作者:曹植 | 类型:写风|写山|写草|写云|

吁嗟此转蓬,居世何独然!长去本根逝,宿夜无休闲。

东西经七陌,南北越九阡。

卒遇回风起,吹我入云间。

自谓终天路,忽然下沉泉。

惊接我出,故归彼中田。

当南而更北,谓东而反西。

宕宕当何依,忽亡而复存。

飘飘周八泽,连翩历五山。

流转无恒处,谁知吾苦艰?愿为中林草,秋随野火燔。

糜灭岂不痛?愿与根荄连。

拼音
jiē piān
[ [ wèi jìn ] ] cáo zhí
jiē zhuǎn péng , , shì rán ! ! zhǎng běn gēn shì , , xiǔ 宿 xiū xián       
dōng 西 jīng , , nán běi yuè jiǔ qiān       
huí fēng , , chuī yún jiān       
wèi zhōng tiān , , rán xià chén quán       
jīng jiē chū , , guī zhōng tián       
dāng nán ér gèng běi , , wèi dōng ér fǎn 西       
dàng dàng dāng , , wáng ér cún       
piāo piāo zhōu , , lián piān shān       
liú zhuǎn héng chù , , shuí zhī jiān ? ? yuàn wéi zhōng lín cǎo , , qiū suí huǒ fán       
miè tòng ? ? yuàn gēn gāi lián
吁嗟篇注音
  • jiē
    piān
  • [
    [
    wèi
    jìn
    ]
    ]
    cáo
    zhí
  • jiē
    zhuǎn
    péng
    ,
    ,
    shì
    rán
    !
    !
    zhǎng
    běn
    gēn
    shì
    ,
    ,
    xiǔ
    宿
    xiū
    xián
  • dōng
    西
    jīng
    ,
    ,
    nán
    běi
    yuè
    jiǔ
    qiān
  • huí
    fēng
    ,
    ,
    chuī
    yún
    jiān
  • wèi
    zhōng
    tiān
    ,
    ,
    rán
    xià
    chén
    quán
  • jīng
    jiē
    chū
    ,
    ,
    guī
    zhōng
    tián
  • dāng
    nán
    ér
    gèng
    běi
    ,
    ,
    wèi
    dōng
    ér
    fǎn
    西
  • dàng
    dàng
    dāng
    ,
    ,
    wáng
    ér
    cún
  • piāo
    piāo
    zhōu
    ,
    ,
    lián
    piān
    shān
  • liú
    zhuǎn
    héng
    chù
    ,
    ,
    shuí
    zhī
    jiān
    ?
    ?
    yuàn
    wéi
    zhōng
    lín
    cǎo
    ,
    ,
    qiū
    suí
    huǒ
    fán
  • miè
    tòng
    ?
    ?
    yuàn
    gēn
    gāi
    lián
吁嗟篇古诗译文

可叹这随风飘转的蓬草,活在世上为何单单如此艰难!永远离开自己的根不断漂泊,日日夜夜都得不到休闲。东西漂泊经过了无数的道路,南北闯荡跨越了无数的田埂。突然遇上回旋的大风刮起,把我吹到了云彩之间。自以为已踏上了天路,忽然又坠入了深泉。惊风把我从泉中救起,依旧送回到那田野中间。本应向南却又转向北,说要往东却又反朝西。飘飘荡荡我该依靠何方,一会儿似乎要灭亡一会儿又还生存。轻飘飘地环绕了八方的湖泽,接连不断地经历了五座名山。流转不定没有固定的处所,谁能知道我的痛苦和艰难?我愿做林中的一棵小草,秋天随着野火一起被焚烧。粉身碎骨难道不痛苦?只愿能与根须紧紧相连。

吁嗟篇古诗注解
  • 吁嗟(xū jiē):感叹词。
  • 转蓬:被风吹而流转的蓬草。
  • 宿夜:即夙夜,日夜。
  • 陌、阡:田间小路,东西为陌,南北为阡。
  • 卒(cù):同“猝”,突然。
  • 回风起:旋风刮起。
  • 终天路:到达天路的尽头。
  • 沉泉:深泉。
  • 惊飙(biāo):狂风。
  • 中田:田中。
  • 宕宕(dàng dàng):飘荡不定的样子。
  • 八泽:泛指众多的湖泽。
  • 五山:泛指众多的高山。
  • 根荄(gāi):植物的根。
吁嗟篇创作背景

曹植一生热衷政治,怀抱着“戮力上国,流惠下民”的壮志。然而,他的政治抱负却在曹丕、曹叡父子的猜忌、迫害下无法实现。他多次被贬爵移封,如同转蓬一般漂泊不定。这首《吁嗟篇》便是他在这种处境下创作的,以转蓬自喻,抒发了自己身世飘零、命运坎坷的痛苦。

吁嗟篇古诗赏析

这首诗以转蓬为喻,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自己辗转漂泊、居无定所的生活遭遇。诗中通过描写转蓬的“长去本根”“宿夜无休闲”“流转无恒处”,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无奈和悲哀。同时,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由、安定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能够与根相连、有所依托的渴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凄凉,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吁嗟篇知识点

1. 曹植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以其情感真挚、辞藻华丽、意境深远而著称。

2. “转蓬”是古诗中常见的意象,常用来比喻漂泊不定的游子或身世坎坷的人。

3. 这首诗运用了比兴的手法,以转蓬自比,兴起自己身世飘零的感慨。

吁嗟篇讲解

《吁嗟篇》是曹植后期的代表作之一。诗的开篇以“吁嗟此转蓬,居世何独然”发出强烈的感叹,奠定了全诗悲怆的基调。接着,诗人详细地描写了转蓬的漂泊历程,从“东西经七陌,南北越九阡”到“飘飘周八泽,连翩历五山”,通过一系列具体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转蓬的漂泊不定,也暗示了诗人自己的坎坷命运。“流转无恒处,谁知吾苦艰”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宁愿像中林草一样与根相连,即使被野火焚烧也在所不惜的愿望,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现了诗人对安定生活的向往和对亲情、友情的珍视。

网站地图Html版http://www.881023.com 渝ICP备20220143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