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entuijian
有客告将离,赠言重兰蕙。
泛舟当泛济,结交当结桂。
济水有清源,桂树多芳根。
毛公与朱亥,俱在信陵门。
赵瑟凤凰柱,吴醥金罍樽。
我有北山志,留连为报恩。
夫君皆逸翮,抟景复凌骞。
白云间海树,秋日暗平原。
寒虫鸣趯趯,落叶飞翻翻。
何用赠分手,自有北堂萱。
有客人告知即将离别,赠言如兰蕙般珍贵。行舟应当在济水这样的清渠中行驶,结交朋友应当结交如桂树般品质高洁的人。济水有清澈的源头,桂树有芬芳的根。毛公和朱亥,都在信陵君的门下。宴会上有装饰着凤凰柱的赵地瑟,还有用金罍樽盛放的吴地美酒。我有隐居北山的志向,却因报恩而留连于此。您都是俊逸的飞鸟,能追着日光凌空高飞。白云缭绕在海边的树木间,秋日的余晖黯淡了平原。寒虫发出趯趯的鸣叫声,落叶纷纷飞舞。用什么来赠别呢?自有北堂的萱草。
此诗创作于南北朝时期,吴均在与江主簿屯骑分别之际。当时的社会动荡不安,文人之间的交往和离别较为频繁。江主簿屯骑可能是吴均的友人,二人在分别时,友人赠言,吴均便写下此诗作为酬别。
这首诗是一首赠别诗,情感真挚,内涵丰富。开篇以友人赠言引出自己对交友的看法,以济水和桂树为喻,表达了对高尚品质和纯洁友情的追求。接着引用毛公和朱亥的典故,展现了对有才能之人的赞赏。“赵瑟凤凰柱,吴醥金罍樽”描绘了宴会上的奢华场景,体现出相聚时的欢乐。然而,诗人笔锋一转,表明自己虽有隐居之志,但因报恩而留连。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描写白云、海树、秋日、平原、寒虫、落叶等景象,营造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氛围,衬托出离别的伤感。最后以萱草相赠,既有祝福之意,也给人一种淡淡的惆怅之感。整首诗在情感表达上细腻而深沉,既有对友情的珍视,又有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1. 南北朝时期诗歌风格:南北朝诗歌承上启下,既有魏晋时期的遗风,又有自身的特点。南朝诗歌多注重辞藻的华丽和形式的工整,情感表达较为细腻;北朝诗歌则相对粗犷豪放,多反映社会现实和战争生活。吴均的诗歌风格清拔,有“吴均体”之称,这首诗体现了南朝诗歌注重情感抒发和意象营造的特点。
2. 用典:诗歌中运用了毛公与朱亥的典故,用典是古代诗歌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通过引用典故,可以丰富诗歌的内涵,表达诗人的情感和志向,使诗歌更具文化底蕴。
网站地图Html版http://www.881023.com 渝ICP备2022014363号-1